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先等晋国的局势在乱一乱才行。
晋国内部,因为晋高宗的离世,而变得人心躁动,所有人都想讨伐魏国。
但是司马空不是傻子,目前的国内局势还没有稳定,根本就不是讨伐魏国,为晋帝报仇的好时机。
更何况,司马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去为了已经死掉的皇帝而得罪魏国这么一座庞然大物。
晋高宗的死,各国都派来了使臣吊唁,但是唯独魏国没有派遣使臣。
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也是世人预料之中的事情。
根本就没什么可遮掩的,本来晋帝就是赵长青弄死的,这个时候又派遣使臣过去,就显得太假、也太做作了一些。
晋高宗入陵之后,司马空借幼帝之手,向北凉发了一道圣旨,想让北凉王入京城吊唁先帝,但是人家北凉王对圣旨根本就不予理会。
大有一副打死他都不会入京城的态度。
由此一来,晋国中原腹地的百姓则就更加厌恶了北凉王,毕竟,前几日还传闻,北凉与魏国有谋,而先帝驾崩,北凉王也不来吊唁,这在天下人眼中岂不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吗?
能不骂北凉王是个叛徒吗?
就这样,北凉王成了晋国内部最大的叛国贼。
同年十二月底,被先帝册封为莽山道行军大总管的商天洪被司马空定义为反贼、乱臣贼子,一时间,晋国人对其人人喊打。
次日,一代晋国明相毕争一头撞死在了金鸾殿上,引得天下震动。
年关过后,也就是魏国太初三年,商天洪向天下公布了晋国先帝遗旨,并将司马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公之于众,并且准备以清君侧的名义,向京城进军,晋国各路诸侯以及南方诸王纷纷策应,总计十八路诸侯齐聚反司马空。
魏太初三年三月底,十八路诸侯会师,北凉王按兵不动,司马空集结五十万将士囤聚于虎牢关一带,准备抗击诸侯联军。
至此,晋国大乱。
太初三年四月初,晋国太后郁郁而终。
同月底,十八路诸侯举兵十六万,开始猛攻虎牢关。
四月底,十八路诸侯攻下虎牢关,直奔京城而去。
司马空聚集旧部,准备在京城摆开架势,与十八路诸侯死磕到底。
五月中旬,十八路诸侯被司马空离间计所害,兵败如山倒,自此诸侯讨空联盟被瓦解,各自为战,并且有的诸侯甚至说出,攻入京城者为王的口号。
商天洪见此悲声自己无能。
可以预见,若是没有大的变动,晋国天下,将会进入不知有几人称王的局面。
商天洪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只得在大败之后,再度集结军队,与司马空对持。
但是这个时候的司马空,已然兵强马壮,恢复了虎啸关惨败的颓势。
五月底,魏国皇后慕容禾宁诞下一子。
赵长青龙颜大悦,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赵弘庆,意喻普天同庆,并赐他太子之位。
同时,他决定,三日后命萧逾明率领十万大军奔赴边关,与驻扎在长留山脉一带的魏军合兵,协助晋国讨贼大元帅商天洪平定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