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一阵之后,毛文龙有气无力的道:“大家的抱怨可以理解,事情正如大家所说的,但大家说的对也不对。”
张之及就愤愤不平的问到:“怎么是对,怎么是不对呢”
毛文龙就掰着手指头给大家分析道:“先说这对,孙师傅和袁大人的策略的确太过保守了,一味的以堡垒徐徐推进,真的耗费太大,进度太慢,尤其用这个办法让关宁军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惰性,没有了进去之心,只是一味的希望固守,这对整个军心士气的培养不利。将士们敢战能战之心不是靠着口号才能培养出来的,是依靠不断的和敌人厮杀战斗才能培养出来,就比如我皮岛的兄弟们。”
坐在一边的皮岛将士就将他们的身躯挺直,骄傲的看向其他人。
“我们没有城堡,也从来不依赖城堡,我们就是和敌人野战死拼,虽然每战,我们都要付出比敌人多上几倍的死伤,但我们正是用这种办法,培养出了面对强敌不退缩的精神,也正是用这种办法,让建奴看到我们也没有绝对的底气能够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轻易取胜,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就有了能战胜建奴的底气,在心理上让建奴感觉到我们上屡败屡战而不可战胜的。”
大家对毛文龙的论断佩服无比,因为他说的对,也说出了关宁前线和毛文龙东江镇的本质区别。
杨嗣昌不由得拍手感叹:“是啊,这就是关宁和东江镇的本质区别,一个是屡败屡战,锤炼出坚韧不屈,一个是屡战屡败,士气丧尽畏敌如虎。谁优谁劣,这就一目了然了。”
是啊,事实就是事实,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呢,一个是不依靠壁垒,也无壁垒可依靠,就带着没有后援,没有支持的兄弟们死战,屡败屡战,却越打越强,即便在不久前已经损失惨重,按照规矩习惯应该修养生息,但一闻国朝有险,就立刻不顾自己安危继续出战,此不为英雄,此不为为国忠君,还有哪个
而一个抱残守缺,只是一味的筑城龟缩,拥兵十几万,靡费国帑无数,却是屡战屡败,最终坐拥十几万,不过是蒙古人可能的摇摆就惊慌失措,就一日三书,就要求困顿疲惫的东江镇将士再次出战,就要求外面那个已经病体缠身根本不能动的主帅再次上阵,为他们去排忧艰难,这样的局面还用人说吗即便是一个孩子都知道谁优谁劣了。
天启和魏忠贤朱由检就只能面面相觑,但心中的波澜却是翻江倒海。
“但是,孙师傅也有对的一面。”
在这样不公正的待遇下,毛文龙有气无力的声音却有如天上惊雷,让人振聋发聩。于是天启和魏忠贤朱由检就立刻支楞起耳朵倾听,倾听他到底想说什么,其实,更是想在毛文龙的嘴里,听到他变相的为自己的决断错误的辩解,这样也是在给三个人一个下台阶的借口和办法,现在,毛文龙的声音是他们最想听到的,是他们为自己辩解错误的最大借口。
不管怎么说,承认自己错误,对一个人,即便是圣贤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p>
<strong></strong>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那是大道,大道,其实是不会被理解的,其实往往是大道,更接近于只是忽悠别人而不是自省自己的论调。
毛文龙眯着眼睛,面对和煦的秋日阳光,再感受下下面一群党员热切的目光,接着自己的话题,淡然道:“其实,诸位也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