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细一看,嗯没有命案
“你依附董卓多年,竟然不涉命案”哇这是怎样的玩忽职守,啊不对,明哲保身、爱惜羽翼。
蔡邕无奈的叹了口气:“判官,董太师虽然重用蔡邕,却是屡谏不从。”
王允诛杀董卓之后,他早就料到太师会有这样的下场,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王允谈起此事时,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他本叹董太师本能成为一代名相,能识人用人却不听劝谏,不能爱民,最后胡作非为落得这样的下场。王允小心眼,就把他下狱治死。
三人稍一研究,的确是这样。那他就没什么事了。
嬴政:“且慢。蔡邕,你所创的飞白书意态如何”
蔡邕当即写了两行字给他看,果然灵动美观。
伊尹很喜欢这种新字体,是自由的感觉,如飞鸟凌空:“帮我抄一本书可好”
阎君也想给自己头上的牌匾换一种字体,他当年从大篆换成了隶书,现在也可以再换一换。
蔡邕羞于跟人谈价格,文人的清高再加上没有缺钱的观念,让他只想知道这俩人是谁。生前死后都被人赞赏自己的字体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不能空口白牙的答应给人抄书。一听说是伊尹,好的没问题!抄多少都行!把汉书都抄一遍都行。
伊尹也很干脆,拿了自己家的钥匙给他,又出去扯了一个鬼卒送他到自己家里安顿下来。平时不锁门,那钥匙是为了证明不是非法入内用的。
甭想闲着,继续带人进来审。审其他人的当然是嬴政,阎君和伊尹是为了会审董卓而来,不是什么事都管。
阎君左右看了看,机智的往后一躺:“底下的鬼差,还能看见我吗”
“看不见了。”
“太好了,我睡一会,都别说出去。”
嬴政微微松了口气,嗑坚果的声音尖锐刺耳,距离又近,让他想发怒又不合适。正在筹措不是训斥的话让他别嗑了,没想到阎君能自觉的躺下睡觉,这很好。
伊尹像个老好人似得笑了笑,掏出一本张仲景还没写完的《伤寒论》继续看,还给他轻声介绍道:“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四诊八纲,比前人更为优越。其中的方剂也是他试验过的,很好。”
嬴政一点兴趣也没有,伊尹看得出来,就不再给他介绍医学书,自己继续学习。上次他这样如痴如醉,还是扁鹊的针灸之术,没想到每隔几百年,就会出现一位既有天赋又勤恳仁爱的名医。
接下来又审过了几十个人。
两名都尉生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将,快步走了进来:“阎君,董卓抓回来了!阎君呢”
阎君一个仰卧起坐就出现了,差点把自己的桌子踹下去,沉静淡然的扶着桌子:“我在此。把他带进来。哼,好贼子,真能逃窜。”
两名都尉列立两边,又有六名身上带伤的校尉带着十几名没什么大伤的鬼卒,抬着一个笼子走了进来。笼子是巨大的竹笼,用一尺宽的竹条编织而成,笼子的尺寸恰到好处,把这个人的头颅双手双脚都紧紧的固定住,上面露出头,下面露出两只脚。笼子上还挂着两块桃符。这差不多是最重的重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