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绵了一会,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令人不解,探讨了三年,还是不解。既然要尽量降低皇帝们影响力,怎么还能批准周文王公开传道受业呢难道阎君就不怕这许许多多学生听完之后,拥戴他,推崇他还是周文王现在无心大业,也没有依仗,空有名望不能聚拢支持者
名望这东西实在是离奇,能让人直上青云,能让人被忌惮杀害,也能让人被天下才子投奔、有人倾家荡产支持他起兵。
诸子百家也探讨了很久。
孔子孟子等人已经准备笔,磨好了墨汁放在小瓶子里,准备了一箱白纸,打算认认真真听课,仔仔细细记笔迹。虽然以前见过周文王,向他求教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定有新提高
墨翟这两年不胜其烦,给他们打造了多功能折叠小书箱。固定了墨汁瓶子,看起来是个箱子,实际上能背着走。开门朝着后背还带有小门闩卡扣,还有插垫毡地方。
过去在竹简上写字时,如果没有桌子,通常是左手拿着一根竹简右手拿着毛笔,直接写,也能写很好看。但白纸太柔软了,只能搁在桌子上一张张写,写完了吹干收起来。
之所以百家争鸣,叽叽喳喳,就是因为谁也说服不了别人,各人各有立场,各有所好。
自从告示贴出来,诸子百家就开始互嘲,辩论,质问,还有辱骂。
诸子都很原则,很坚持自己立场,也很磊落。
背后谈起时骂某人是禽兽,当面一样敢说。
“死了还挺好啊,以前是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现在可好,生也无涯,知也无涯。”
“你去吗”
“不去。”
吵了三年多,吵墨翟、管仲等人都离开山中,在地府中住着。
墨翟在匠作监有一间屋子,平时是匠人们供墨翟和鲁班小庙,他要是出来了,就在这里住。
管仲不一样,他有三座庄园五个牧场,八家店铺还有投资十几家店,不在山中隐居时,喝着酒,欣赏着歌舞,看着杂技百戏,有人烤好了昂贵地府本土养殖五花肉,涂上美味酱料,用薄饼卷好,搁在他面前碟子里。也有美人斟酒。
花钱如流水,享受也是地府顶级待遇,何必听他们吵架呢,丝竹管弦不愉人么
顺便抽调几十名雇工,囤积上一千蒲团和一千个马札,让人在这里卖,笔墨纸砚都要备货。管仲不相信这些兴致勃勃来看热闹或学习人能想起来这些东西,这倒是他大赚一笔机会。
诸子百家们早就背了书箱,早早出来占地方,他们以前四处游学,经验丰富自己带了席子,铺在地上,不冻屁股。
帝镇几乎是倾巢而出,能来都来了,但各人目不同。
刘邦抱着一把串儿,姗姗来迟。烤芋头、烤馍、烤肉、烤山药应有尽有,不论什么东西,只要烤一烤就更加美味。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周文王还没来,高台上空无一人。
高台周围二十丈内挤不下人,他随手买了个马札,坐下来开始吃烤串。周围人无不侧目相视,香啊馋啊又不能起身去买东西吃,怕自己辛辛苦苦早来了两天抢下来位置没了。
机智小贩们在旁边卖吃食,各种蒸糕、各种馅饼、胡饼应有尽有,可是没有人去买。都觉得如果让周文王看到自己坐在台下啃饼子,太丢人。
扶苏三人来挺早,在高台外十丈地方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