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半钟,当看到大李非凡的第47手,李襄屏瞳孔一缩,眼睛一眯,表情也渐渐变得严峻了,他开始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
没有错,在初步弄懂对手的构思之后,李襄屏认为大李刚才的那手棋,或者黑45和黑47这两手棋的组合拳,那确实配得上“非凡”这个形容。
因为在他眼中,对手刚才这个下法,已经超越普通“好手”或者“妙手”这个范畴了,可能已经直接上升到“类狗毡这个层次。
需要特别明一下,其实在李襄屏心目中,他认为能够称得上“类狗毡的下法,那还是和大家常的“妙手”有所不同的。
虽然这两者肯定都是好棋,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然而大家平时常的“妙手”,这样的棋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比较难想到而已。
不过一旦想到了,并且有人在棋盘上下出来了,那么大家就会发现,这些棋基本都会符合人类创造的棋理。
即便是那些被称为“愚形妙手”的下法,那也只是外形看上去像愚形或者俗手而已,透过表面看本质,你依然会发现这些手段其实同样符合棋理。
然而“类狗毡就不一样。
这样一类手段不仅出人意料,甚至乍一看的话,它似乎完全违背棋理。
不,不仅仅是“乍一看”的问题,不夸张的,假如你水平不够的话,那你再怎么琢磨,你都会认为它不符合棋理。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这两者的这个区别,那么在李襄屏心目中,“类狗毡显然就要高出一个档次了。
比如在围棋历史中,人类棋手下出的妙手其实是层出不穷的。做个很简单的假设,你在任何年代随便挑10张职业棋谱
那些难度超高的惊妙手且不去它,假如你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就那种普通意义上的妙手,那么你就会发现,10张棋谱一步妙手没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才是真正非常的概率事件呀。
然而“类狗毡呢
在曾经的围棋历史中,人类棋手当然也曾下出过一些类狗招,例如吴清源先生,黄龙士前辈或者道策先生,甚至像老神棍藤泽秀行这样的,他们的棋谱同样能找到一点“类狗毡。
可即便是他们这样一些人,“类狗毡的数量也是凤毛麟角,所有人加起来可能也没有达到三位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李襄屏自己上次下出一步认为算是“类狗毡的手段以后,他才会在那里自鸣得意,沾沾自喜上好半。
因为同样的原因,当他判断大李今同样下出了一步“类狗毡以后,他现在才会表情凝重。
“唉急所和大场呀,在普通棋理中,不是都应该是“急所”高于“大场”吗,可是大李今这个下法,他好像连这条棋理都突破了呀”
没错了,这就是李襄屏认为对手今算是下出“类狗毡原因。
要知道现在才50手棋不到,还只是一盘棋的序盘阶段,而稍微有点棋力的棋友都知道,在围棋的序盘阶段,其实是有个基本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