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没回来,缸里的水她也不敢用了,干脆去邻居家借一些来。
邻居住的是祖孙三代人,开门的是个老妇人,平常冯轻去买菜的时候,遇着这老妇人也会点头,道声好,偶尔买了菜还会给对方一把。
老妇人原本是少言寡语,面上也少笑容的,架不住冯轻性子好,又总是带笑,渐渐的,对隔壁租住的小媳妇也有了好感,冯轻上门借水的时候,老妇人二话不说,直接给冯轻舀水了一桶,这木桶是老妇人儿子自己打的,足有半人高,冯轻提不动,老妇人干脆让自己儿子帮着提过去。
送冯轻出门的时候,老妇人顺嘴问了,“你相公考的如何了”
放榜的日子,凡是留心的人都知晓,这老妇人有个娘家外甥也是今年参加乡试。
“中了。”冯轻笑眯眯地回应。
还没接到报喜的红卷,冯轻也不好直接说方铮中了头名。
老妇人点点头,也是真的为冯轻高兴,“中了就好,以后可算是有盼头了。”
冯轻重重地点头。
等冯轻烧好了水,给自家相公倒了一杯,金姨跟郑家贤已经到了。
进了门,金姨这才没掩饰脸上的笑,她走向方铮跟冯轻,“果真是解元”
方铮跟冯轻是没去看榜的,两人望向郑家贤。
“是,肯定是,最上头就是方兄的名字,且写的很显眼,比别的名字都大的多。”郑家贤看了好几遍,他甚至都没有看自己中没中。
“真好,我就知晓你是个有本事的。”金姨毫不吝啬地夸赞。
方铮朝金姨作揖,恭敬地应道“这些日子也多亏金姨的照看,否则不会有铮跟娘子的今日。”
若不是金姨,娘子定是要被人带走,那他哪里还会参加第三场
“你们都是好孩子,能认识你们,金姨也高兴,谢的话就别提了。”金姨转向冯轻,将手里的油纸包递过去,问“我想着你们许久没回来,家里怕也没招待人的点心,就顺路买了些。还有茶水,可烧好了这些都得准备着,碎银子呢”
面对小辈,金姨自然就变成了絮絮叨叨的,思虑周全的长辈。
接过油纸包,冯轻笑道“水烧好了,碎银子也有,这糕点多亏金姨你带过来。”
冯轻刚将点心装了盘,巷子里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大喊。
“乡试捷报清丰县方铮方老爷高中解元,贺喜”
“乡试捷报清丰县方铮方老爷高中乡试解元,贺喜”
报喜差役连喊了两声,可算是震惊了整个巷子的人家,左邻右舍纷纷打开门,朝方铮租住的院子涌来。
他们有羡慕方铮的,也有羡慕这房子主人的。
不过是边远小县城的书生,竟能高中解元,真是祖坟里冒青烟了。
至于这院子的主人,租住在这里的方铮中了头名,以后还愁这院子租不出去房租不高吗
不管这些人心里如何想,面上都带着同喜的笑意,嘴上说着恭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