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从国内转道而来,首先到了位于镇越县县府所在地易武的先锋军后方基地。
易武原是茶马古道的之一,因为茶叶的生产和交易,这里曾经是繁荣的边疆小镇,几十家茶庄商号聚集于此,最多时人口超过十万。此时已经有些没落,但镇子的底蕴还在,易武又是边境地区有名的汉人聚集地,在这里安置军属和民众总比在边境蛮荒地方便多了。
“这是我们的被服厂。”李衡指向一处道。
为了安全和方便管理,先锋军的营地被划归一处,在城镇外的一角。为了安排这些军属和民众,大小的厂子很快建立了起来。
人有了工作,就在一个集体中有了自己的位置,才会很快稳定下来。
赵易没有考虑安排农业人口的问题。
东南亚地区粮食向来丰产,无论是缅甸还是泰国都还是稻米出口产地,受到战争影响,民间粮食交易锐减,但还是可以买到粮食。先锋军现在不足万的人口粮食消费,还影响不到周围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
现在周边从事农业的人口那么多,先锋军就这么点人,赵易也不想浪费在农业生产上。于是包括那些以前目不识丁的农夫,也集体转入了工人行列。
青壮基本都转入了军队,剩下的妇女才是工厂主力。
陈嘉庚一看就明白先锋军的状况,他只是扫了一眼那些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女工,看向她们正在生产的迷彩服和迷彩的单兵携行具。
以他的身份,先锋军现在的工厂对他不需要保密。
被服厂中,那些生产的夹被、床单和军毯,以及绑腿、子弹袋、布鞋等,并不足为奇。国内的被服厂都是如此,吸引陈嘉庚注意的是别处没有的迷彩装备。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这是装弹药的,这里是装水壶的,这里是放防毒面具,这里是放工兵铲的,这里是”李衡见陈嘉庚感兴趣,就拎起一件帆布单兵携行具,给他介绍起了上边的功能。
迷彩服很简单,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倒是携行具,仿造了美国1972式单兵携行具,多了一些功能。
毕竟是总结越战考验生产出来的,在不值得生产战术背心的情况下,这一款经过了模块化改进的单兵携行具无疑性价比很高。
“你们还装备防毒面具”陈嘉庚诧异的问了一句。
这年头中央军也鲜少装备防毒面具,主要是价格高,很多高层心中认为,还不如多买一点武器。真要碰到日本人的毒气,就只能自认倒霉。陈嘉庚知道些情况,才诧异先锋军这么一个小队伍竟然装备防毒面具。
“我们从缴获了一部分,从国内购买了一部分。但国内产量不足,也是急需。我们准备自己生产,用椰壳制取活性炭的效果不错。”赵易最后点了一句。防毒面具的橡胶和椰子壳等原料说不定还得劳烦一下这位华侨领袖。
“哦”陈嘉庚点头不语,眼睛从那十几台缝纫机上扫过,看到了另一个房间堆放的军靴,同样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