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外来人口要归档,要鉴别,叶关的情报部门还得四处打探日军以及其他国家的消息,也是忙得手忙脚乱。
就连赵易本人,既需要统管军民事务,也需要处理移民事务,安抚民心,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最后不得不派驻军队来军管一下才算稳定了下来。
大量移民的到来也不是没有好处。从国内到先锋军地盘的车辆有限,移民大多数都靠两条腿走来的。能走到目的地的移民,大部分都是青壮。国人的勤劳还是烙在骨子里的,只要吃饱了饭,他们都愿意参与根据地内的劳动。大量劳动力的加入,使得修路开荒等项目突飞猛进。
尤其是修路,在雨季时已经在做准备了。雨季一过去,大规模的修路全面铺开。交通方便了,才能保障物资运输。比如粮食。
涌进来的这么多移民,并没有造成先锋军的粮食负担。
先锋军原来的根据地上粮食丰收了,八月份攻下的泰国北部,远比老挝富饶,不仅没给先锋军造成负担,反而还积蓄了不少粮食。
这一段时间,也走私进来了不少粮食。
只要价格高,泰国高层中都会有人来跟先锋军做粮食生意,法国人更是暗地里和先锋军做成了好几笔买卖。就连第4师团,都由放回去的几个俘虏带头暗中交易了几次。
两个月不过才增长30多万人口,并不影响先锋军的粮食储备。等到新的移民对粮食有压力的时候,或许新一轮粮食就能丰收了。
先锋军现在移民人多不怕,最多一开始忙乱一些,军队加入进行了军管,情况一下子好多了,随之带来的就是大量劳动力和人才的涌现。
就算是普通移民中,也有各行各业的匠人,更有大量的庄稼把式。那些有心来参加先锋军的人才就更多了,11月份中投奔而来的2万多南洋华侨华人中就涌现出了大量的技工和高学历人才。
能击败日本人,拥有大片地盘的庞大军队,对南洋华人们意味着机遇。他们比国内的那些人才更渴望早一步投效。若不是日军封锁边境线,交通不便,投奔先锋军的人会更多。就算没法举家投奔,也会派出祖中的年轻人提前去寻找机遇。各地的先锋军机构更是积极帮着打通去根据地的交通线,投奔南洋华人心中的圣地。
这些人不是优秀人才,也不会轻易被送过去。
在先锋军全歼了一个师团,抗住了日军五个师团的消息传出后,南洋很多华人家族,已经纷纷在先锋军身上投注了。各族中派出一般人才根本竞争不过别人,枉失机遇。
国内更是让李衡按图索骥,不断邀请那些大牛前来,就算不投靠,过来讲讲学,联络联络感情,拉拉关系,挖挖那些大牛身后的小牛的墙角也不错。
那些不断被税赋挤垮的民营资本有大量的工人失业,也被继续吸纳到了先锋军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