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国人没有把东线的部分装甲部队调来支援西西里岛和北非,第6集团军也没有在斯大林格勒全员投降,使得苏俄人在库尔斯克打得格外辛苦。就算是进入了冬天,德国人也汲取了去年的教训,做好了入冬的准备。
不过,德国人还是低估了苏俄人在冬天主场的战斗力和盟军的经济实力。
美国人的经济支援在43年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收益于此的苏俄战时经济也已经高速运转,不断攀升出一个个的奇迹。另一边的德国人虽然也在施佩尔的调配下,爆发出了更大的战时经济潜力,但面对整个盟军在东西线的联合压制下,面对苏俄人的疯狂反扑,却也被稍挫锋芒。
但整个世界的宣传攻势却是盟军占优,在各处的宣传中,德国人的失利已经成了大败,由不得一些墙头草不早做选择。
日本人的大败更是被广为宣传。
先锋军也搭了次顺风车,为了夸大日本人的失败,先锋军胜利的宣传被世界上更多人知道了。但仅仅是更多人知道,而不是被世人广为所知。
无论是殖民的英国人还是国内,甚至是被夺走了风头的美国人,都不希望先锋军太高调。
各方都对阵日本人,自有宣传自己的题材。
英国人的压力很大,北非德国人牵扯了他们很大精力,使得在印度投入实力不多,竟然连连败退,被从吉大港出发的日军攻到了恒河边,威胁到了加尔各答。若不是美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占据了上风,让日本人不得不抽调力量去抗衡,借助海军的力量,日本人说不定早就攻到加尔各答了。
此时能牵制日本人的还有两股势力,华夏国内和先锋军。
先锋军在10月份已经给出了一个漂亮的回馈,除了美国的奖励外,英国人也掏出了60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奖励。
英国人在43年已经撑不下世界第一贵族的面子了,但这点钱还是能掏出来,何况这是贷款,虽然利息稍低了点。毕竟有了这些奖励,先锋军才会在10月底打出了一场大胜。
但先锋军的实力也仅限于此,无论是真的实力不济,还是演戏给别人看,让英国或者日本人放心,反正先锋军打完这一战后,无力再拖延日本人的脚步了。
理由很充分,无论是地盘内的内乱安抚镇压还是弹药的不足,美国人都挑不出毛病来,那一页页的牺牲人员名单和一串串的战绩,让美国人一直对这样的小弟很满意。
英国人有心想消耗先锋军,也没有足够的借口。
和日本人一样,英国人也觉得先锋军的背后是华夏在支持,目标就是东南亚。所以英国人把矛头转向了老蒋,不断拖着老蒋去牵扯日军。
日本人向西的进攻很顺利,但向北的进攻却遇到了顽石。
驻印军在科希马布置了坚不可摧的阵线,挡住了日军要切断雷多补给线的企图。有了美英的物资援助,华夏的士兵一下子就变成了可匹敌日军的精锐。牵扯到印度的安危,英国人也不再大耍花招,给华夏人使绊子,那些退下来的英军这一次也主动参与了防守。
盟军已经逐渐获得了制空权,又有铁路运来的火炮和装甲部队,轻武器和拼人数,日本人在驻印军面前又不占优势,牟田口廉也指挥的日军在科希马撞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偏偏日本人死心眼,想在这里扳回颜面,同时也切断华夏最后一条补给线,不断调兵遣将专攻科希马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