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军有2门大口径重炮。我们需要战术指导。”腊戌守军很快就请求支援。
“大口径重炮”本多政材觉得很可笑,先锋军会有大口径重炮
日本人虽然把105毫米炮也称为重炮,但要大口径至少也得是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重炮作为这个时代战略性的武器,每一门都是有数的。
华夏一直都没有大口径陆地重炮,在甲午海战后,就算是最大巡洋舰海圻号上,也只有两门203毫米主炮。先锋军哪来的大口径重炮
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急忙嘱咐道“联系一下泰国,先锋军在那边的重炮挪走了没有。”
他想起来了,先锋军可是缴获过日本人的240毫米重炮,并有两门架设在了孔敬前线,对阵第2师团。不会那两门挪来了吧
“先锋军重炮前天还轰了一次。”第2师团很快报告了回来。
先锋军缴获的大口径炮弹不多,不足百枚,隔三差五的轰一次很正常。
“时间这么短,他们不可能运过去。”辻政信肯定道,“我们一共丢过4门45式重炮,据报告已经炸毁了两门,他们不可能拥有更多重炮。”
他心底觉得唯一的漏洞就是美国人可能会空运过去重炮,不过想到美军203和240毫米重炮的巨大体型和重量,他还是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会不会他们看错了是不是先锋军的160迫击炮”
“哈哈,这一次对亏了有这两门大家伙”章兆承哈哈大笑,伸手摸了摸身边的那门240毫米迫击炮,转头又吩咐道,“快点冷却”
他现在只想再打上两发“这种大炮才真他娘的带劲”
对于章大炮这样的老资格,周士琅也没法,只能嘱咐那些炮兵参谋道“注意搜集参数,尽快完善射表。”
先锋军这种240毫米迫击炮一共就只造出了两门,连试验都没有做完,就运到了前线来。前线急需重炮支援。
腊戌被日本人收回后,因为先锋军急于破坏物资,导致多处建筑被毁。尤其是先锋军临走时埋下的那些地雷和炸药,让进城搜索的日本人损失了近百人。激发了兽性的日本人在城内又劫掠了一番,此时的腊戌城已经连片的废墟。闻听先锋军又攻来,日本人干脆把腊戌改造成了军事堡垒。一些工事还考虑到了先锋军120迫,甚至160迫的攻击,加大了防炮力度。
这也是日本人猜测到先锋军进攻人员不少,却不担心的一个原因。他们自觉已经打造出了一个完美的龟壳,先锋军不可能攻克。却没想到先锋军造出了240毫米迫击炮。
经过几次战斗,赵易三人也明白了,这个时代和后世有很多的不同。后世有导弹和航弹攻坚,就算是155毫米口径炮弹,无论是穿甲能力还是药的性能都远超二战时期。考虑到反击能力变强变快,后世那些笨重的大口径重炮都逐渐淘汰了。
本来李衡造出了160迫,还觉得足够用了,却不料这个时代的大炮主义深入各国骨髓,防御能力也是针对巨炮来设计的,一些工事用160迫根本啃不动。
于是,李衡一口气把口径提到了240毫米
“榴弹炮和加农炮难造,迫击炮还相对容易些。再大的口径制造难度越来越大不说,移动也变得困难。这样的迫击炮类似臼炮,射程太短,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摧毁。日本人不是造出了四式300毫米迫击炮吗,照样不实用。再按上个自行底盘,240毫米已经是我们能造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