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时写的那篇策问被留下了,走的时候,除了自己挑选的两本书之外,还带了一整套的四书五经,这些上面都有沈伯父的批注,也是送给他的见面礼。
这可比一块儿玉佩,让人喜欢多了。
写策问的事儿不急,眼下魏时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去国子监报道,这可是他未来三年进学的地方,当然需要好好准备了。
依着国子监的规矩,平时必须住在学舍,每十日才有一日的假,只允许带一个下人进去。
魏时自然是要带着元宝一块儿了,不过两个人的衣服,却是要多准备几套。
他不觉得他们到时候还有功夫和心思洗衣服,不如把脏衣服攒下来带回府,反正有专门负责洗衣的婆子。
除此之外,要看的书、用惯的笔墨纸砚、用来打赏的碎银子这些一一都得备好。
到时候,国子监不允许随意外出,他可是要等到下个休沐日才能回家的。
白姨娘的兴奋劲儿似乎还没过,不管是打扫卫生的活计、做针线的活计,还是灶上的活儿,每日三问,有时候甚至要亲自去瞧一瞧。
不过有一处是她没法儿管的,那就是账房,既不识字,也不会算术,又哪里能看得懂账本。
好在,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了,账目上能用到的字有限,倒不必把所有的字都学全。
人到中年,还能有这个劲头,已经很是值得钦佩了。
国子监虽然是朝廷机构,连里面的先生也都是授了官的,但是在管理上并不是特别的严格。
比如说住宿,学生们都是自由选择学舍,反正都是交一样的银子,学舍的配置也都是一样的,一个内间,一个外间,带来的下人人基本上都是在外间住着,不会再另外配备下人房。
这些学舍大致上被分为一个一个的小院子,每个院子能住六个学生。
因为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所以能住在一个院子里头的,不是相熟的好友,就是有点亲戚关系,反正在还没有正式开学之前,都已经开始有小团伙了。
魏时属于远道而来的,上哪认识人去,而且他来的又晚,就只剩下一处院子还没有住满了,压根儿就没得选。
魏时起初没在意,毕竟像他这样从外地过来,专门到国子监进学的人应该也有,自然也就容易找不到伴,所以就一定会有还没有住满的院子。
应该跟脾气性格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在这认识的人少,背景关系又不够硬,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过,进了院子才发现压根就不是这情况,一个院子里头有六个套间,现在就只剩下一套了,也就是魏时要住在这一套。
按理来说,应该已经有五个学生入住才对,但实际上这里面只住了两个学生,其他的三个套间儿,全部都是用来放东西的。
而他要入住的这一个套间,应该是刚刚才把东西搬出去,魏时整理床铺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子特别浓烈的香料的味道。
不知道放了多少熏香在这儿,香味才能在这张空荡荡的木板床上久聚不散。
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能占用四个套间放东西的人,那来头肯定不小。
“这学舍还有别的空地儿吗”魏时又专门找到管理这块儿的官吏,他是到这儿来进学的,可不是过来找气受的,也不是过来抱大腿的。
清静最重要。
“要是有别的空地儿,早就给你安排了,这不是都住满了吗,只能让那边儿给你腾出一个套间来。”
当今重视科举,国子监的配置也是越来越好,所以这学舍都有些不够用的了,就只有这几个空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