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追问一番团队人员的简历,他们就更迷茫了,这何止是一般的不专业
“这样不行我们之前在首都的时候,项目组统共就有四十人,她这连十个人都没有怎么能行呢”
面对他们的质疑,学校的老师一点没生气,反倒是松了口气,立刻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名单“学校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项目,这些学生你们可以先筛选看看,不过把关还是得让知星来。”
这份名单很长,学生数量也很多,许教授又问了“这些学生都是自愿的吗他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吗”这别是学校为了应付他们
硬凑的名单。
学校的老师对视一眼,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这还是我们砍了一半的数量,你放心,这些都是自愿的。”
他们也没想到啊,本来宁知中这个强身社社长就够有号召力了,后来还多了小季、小柯两个宣传狂魔,他们帮着宁知星贴了个招人员的通知,报名的人比想参与学校教授研究团队的人还多,他们连筛选都筛选得很累。
“那,经费的事情呢”
“经费的话,宁知星同学是有专项经费的。”老师从身后拿出了本账本,“你可以看一下,其中有一些经费经宁知星同学允许出借给其他实验室了。”
宁知星来学校后,研究的通信技术项目和打字机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很高,学校把技术对外授权,收取了一定的授权费用,学校只在其中抽一到二成,剩下则对半安排,一半直接给了宁知星个人,另一半则用作实验室经费。
这两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很高,尤其是通信技术相关,学校是拆分授权的,从电话交换机到公用电话、无线电话,甚至连宁知星作为添头放在里面的磁卡识别技术都有不少国有工厂看上,而且作价不低。
不说别的,就单看看现在电信局牵线入户的宣传和逐渐普及的公用电话,那便能感受到宁知星研发的技术的影响力。
“出借”许教授立刻皱眉,这别是人家欺负宁知星年纪小硬借的,要知道管理实验室经费做好预算那也是一门学问。
不过,这本账本怎么这么厚他看那老师取账本的格子,其他的本子看着都怪薄的。
他抱着挑刺的态度往账本上一盯。
这是几位数
许教授过手过的金额其实不比这个数目小多少,可问题是这只是一个学生实验室的结余资金啊这别说出借了,就是再多借一倍出去,也是不少中大型实验室经费的几倍了。
啊这。
许教授陡然有些迷茫。
他怎么忽然觉得,好像没有他们宁知星也能把自己的团队搞得红红火火呢
宁知星没有听见教授心中的迷茫和呐喊。
她只是默默地选择了拖延,决定等开学日再回学校。
虽然吧她再怎么仔细回忆
,也没找出自己的“诱拐”证据,但只要想到人家教授千里迢迢从首都赶来,只为加入她的团队她就有些心虚。
这两年来的假期,宁知星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对她来说,假期只是少去了上课的步骤,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
今年暑假,因为回大河村,没有相关的条件,宁知星倒是真正意义上的过了一个暑假,虽然吧读书照例,可这近两个月就没进过实验室。
说实话,虽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幸福,可到了假期后半段,宁知星是每天手痒,脑袋里一堆想法,就等着到实验室去付诸实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