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不小心造成了炸膛伤人的惨烈结果……
历史上,直接利用火炮的实心弹造成城墙大规模结构性坍塌,瞬间打开突破口的战例,在早期黑火药时代其实很少。实心弹对土木工事的直接物理摧毁力,需要时间积累和密集轰击。
但无疑的是,火炮在野战中的价值极其显着——
它可以对敌方精心布置,严阵以待的密集阵型,造成毁灭性的,无法防御的破坏。
这一点,在河东之战中就被证明了,当曹军精锐试图列阵迎击骠骑骑兵时,就被突如其来的炮火覆盖打得七零八落,为骑兵冲锋创造了绝佳条件。
而在土垒攻防这种特殊的静态作战中,火炮这种远超弓箭射程的武器,能在对方弓弩的有效还击距离之外,相对安全地进行远程打击。
因此,必要的扬长避短,是接下来骠骑军如何将火炮兵种混入战斗力,进行有机整合提升的一个关键性的议题。
这也是为什么斐潜会让庞统张辽前来议事,而且庞统还特意表现得比较『愚钝』的原因,因为在如何于阵前混杂各兵种使用上,张辽才是指挥核心。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斐潜庞统操办思考,张辽只是被动的执行,那么火炮就不可能在今后的战斗当中走得更远……
火炮可以压制敌方城头火力,使其不敢轻易露头,也可以干扰敌方调动和增援,甚至可以进行较为精确的狙击,摧毁特定的箭楼或指挥点。
它为步卒的机动、展开、挖掘工事提供了宝贵的掩护。
但是这些都需要张辽去总结,并且以前线指挥官的身份,将这些经验传授给中下层的军校士官……
因为它所带来的军事变革,其影响是双向的。
战场上的攻守双方,都会在血与火的教训中,被迫去适应、去学习、去反制。
在斐潜这一方,为了发挥火炮的威力,他已经开始将炮兵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的技术兵种。
其地位正在不断提升,未来随着火炮技术的演进……
火炮会因为战场的需求而产生改变,或是往轻便发展?
还是走向射程更远的路线?
亦或是单纯的追求威力更大,更残暴的破坏力?
这些不仅对于金属冶炼要求更高,也要求专业炮兵技术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懂得测距、瞄准、装药等,还会要求复杂的后勤保障体系……
甚至还会倒逼步兵操典的进化,针对于步卒去开设专门的炮兵训练课程等等。
还有骑兵要如何配合火炮?
不仅是后方补充进来的新战马,对于火炮巨大轰鸣的适应能力,也包括哪些骑兵,要如何注意自己的跑位,不至于挡住了炮线等等……
除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兵卒人马相互协同,就连后方也是需要根据火器战术的变化,进行调整。
比如铸造一门合格的重炮需要耗费巨量的优质铁料、木炭和工匠工时……
运输这些动辄数千斤的笨重铁家伙,需要庞大的车队和健壮的挽马驮骡……
维护保养更是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炸膛,需要对于防潮防锈等化学科技树的攀爬……
这是一个吞金巨兽!
但也是可以拉动华夏科技整体提升的巨大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