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全息数据突然弹出:
[1艘货运飞船=3个小型矿场开采权]
[1座轨道船坞=1个中型氦-3开采许可证]
“妙。”陈麟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既解决了民间资本闲置问题,又能让协会集中力量发展深空探测。”
“然后是第三个建议。”
烛龙的声音突然变得空灵,星图幻化成一片璀璨的星云,“全面开放近地轨道造船业,但保留星际港口的绝对控制权。”
一组对比数据在空中展开:
[当前模式:年产12艘星际舰船]
[开放模式:预计年产87-120艘]
“我们可以把造船标准拆解成13742个技术模块。”
烛龙解释道,“开放其中92%的非核心技术,但牢牢掌握跃迁引擎、量子防护罩等8%的核心模块。”
陈麟突然站起身,走到星图前。
他的影子与数据流重叠,仿佛正在触碰星辰。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轻声道,“这些建议,十年前的李天云会长就曾经和我在闲聊的时候提出过。”
烛龙的神经网络突然波动了一下:“是的,但当时人类还没有准备好。”
陈麟接过话头,手指划过木星轨道带的投影,“三天后召开理事会,我要你准备完整的实施方案。”
“已经准备好了。”
十二份全息文件同时展开,每份都烙印着暗金色的龙纹,“不过陈会长,您确定要这么快推进”
陈麟转身看向那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仿生体,它的眼睛依然泛着暗金的光芒,但此刻却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我倒是很希望看一看靠着你这个超级ai到底能推进着让协会走多远出去……”
……
三日后,陈麟站在红龙协会圆形会议厅的中央,全息投影在他身后展开——那正显示出烛龙精心准备的改革方案。
此时会议厅四周坐满了协会高层,他们的表情各异,但大多带着明显的疑虑。
“各位都看到了这份提案。”陈麟的声音在会议厅内回荡,“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类文明在二级文明的关键一步。”
能源部长张明远第一个站了起来:“会长,开放30%的勘探权这太冒险了!民间企业根本没有处理外星环境的能力。”
“正是如此。”
军事部门的副会长王振国附和道,“更别说开放造船技术,这等于是在削弱我们的战略优势。”
反对声浪此起彼伏,陈麟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讲台。
就在这时,会议厅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一道暗金色的数据流从天板倾泻而下,在众人面前凝聚成一条盘旋的龙形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