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我倒想要问上一问,”拓跋无愁长叹了口气,带着一丝探询看向赵青:
“我沉眠数百年,不知世事变迁。敢问阁下,如今天下大势如何?天凉亡了这么多年,草原上的国家们,可曾再次孕育出能一统四方的强大王朝?中土之地,还是周、宋、徐、羌那些老面孔在互相倾轧吗?”
“那位开创阴鬼之道的祖师,后来……可曾与所谓的‘伐巫盟’有所了结?”
他问得固然突兀,不过作为一个与外界隔绝、消息不灵通的古人,有着这样的好奇心,那却是再正常不过。
战摩诃瞥了赵青一眼,看到她似在沉思着什么,于是代替性地回道:
“草原基本上还是那副样子,乌氏、月氏、东胡等国共处,均将天凉奉为源流,把祖山视作神圣之地,但武力疲弱,已无昔日的盛况……”
“至于阴山以南,现下是四朝并立,小国皆被吞并,秦、楚较强,齐、燕稍逊,已知的八境唯有秦帝嬴武一人……‘伐巫盟’早就解散,销声匿迹,而那名巫祖,虽然亦无讯息……可齐王朝,就是他留下的法统。”
“果然如此……虽然从幽朝开始就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谶语,但真实的状况却是:力量分散,人心各异。想要重现大一统的宏伟目标,难如登天。分封之害,可见一斑。”
拓跋无愁听完,不由得感慨着言道,而后,才缓缓接回自己的思绪:“言归正传!两大派系,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至于我……”拓跋无愁长叹一声,疲惫如潮水般涌上眉梢:“应该算是中立派吧。斡旋于‘归一’与‘博衍’之间,调和鼎鼐。希冀寻得平衡之道,既解血脉之困,又免帝国分崩,居中传达,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过,大抵是因为并非皇族嫡系,且常年镇守边疆,跟许多地方将领打交道的缘故,我在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情况下,却被默认为了‘博衍’派的一员,暗中引为奥援,有着近乎统领的地位,也被‘归一’派视为眼中钉。”
赵青心中一动:这立场,倒像是夹在华山气宗剑宗之争间,最终黯然退隐的风清扬。
“然而,无论是哪一个派别,手段和目标纵有分歧,亦都赞同一个基础:天凉需要更广泛地融合新的、强大的异兽血脉!以增加‘库藏’,为最终无论是‘归一’还是‘博衍’的选择,提供更多可能。为此,不惜代价!”
“于是,帝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寻血’狂潮!”拓跋无愁补充着道:“数之不尽的‘寻血使’、‘验血师’,被明里暗里派遣至天凉、中土的深山大泽,泰西、海外的绝域险境,搜寻已知与未知的一切!”
“除了青鸟、玄龟、龙蝠、翼蛇这样的罕见异类,还涉及到了六翅金蝉、混沌虫、饕餮、梼杌之属的洪荒遗种,且并未就此止步!”
“星空生灵,域外‘天魔’?”赵青淡淡开口。
“是的!后来的事你们或许已经猜到了,但我还是得补充一些石碑上未载的内容。”拓跋无愁肃穆回道:“游礁、焰灵、尘兔、太岁,冰蚁、星狲、盐母、云沼……听说过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