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颖壳在特殊的光谱下,呈现出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的微小结构。
它们镶嵌着无数极其微小的、形态各异的透明结晶!有的像微缩的扇子,有的像细小的哑铃,有的如同完美的圆球,在元气显微的视野下,闪烁着钻石般璀璨的星点光芒!
“看这里,”赵青指尖划过右屏,“这些,就是稻壳中自然形成的‘植硅体’。”
“植硅体?”唐欣疑惑地重复这个陌生的词汇。
“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硅元素后,在体内形成的微小二氧化硅颗粒。”
赵青解释道,语气轻松得像在聊家常:“硅,就是……制作琉璃、水晶的主要成分,寻常砂石里最多的那种东西。”
“就像某些贝类会长出珍珠层,某些藻类会形成硅藻壳一样,所谓植硅体,亦是植物的一种‘骨骼’或者‘铠甲’,它们在体内形成的坚硬结构,用来支撑身体、抵御病虫害。”
“哦!懂了!”
战摩诃恍然大悟,“像我们北疆的‘沙棘草’,叶子硬得能割手,里面就含了不少砂子!”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赵青点了点头:“一枚成熟的灵石稻叶片,可产生约五万个这样的微小扇型或哑铃型植硅体。叶鞘、颖壳等组织亦富含此物。”
“寻常稻米,我们费心费力去壳,为的是得到里面可食用的胚乳。然而,对于灵石稻而言,这些被丢弃的‘壳’与‘渣’、糠秕……”
赵青顿了顿,看着拓跋无愁和战摩诃眼中逐渐亮起的、混合着震惊与恍然的光芒,轻笑道:“……才是真正的‘果实’,是‘灵石’的胚胎!”
模拟图景再次变化。
左侧画面中,堆积的稻谷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聚拢、提纯,最终在烈焰中熔炼、凝聚,形成了千百块一寸见方、晶莹剔透、泛着淡青色微光、有如经过标准切割的石块。
“亩产三十斤麸糠?”战摩诃下意识地换算,“那……那能提炼出多少灵石?”
赵青微微一笑:“这三十斤,指的是提纯后的标准灵石重量,不过只能划入下品之列。”
“下品灵石?”拓跋无愁追问:“何为下品灵石?内蕴元气几何?等阶怎么划分?”
在剑王朝世界,灵石并非是某些修仙小说中必备的通货,修士的专属货币单位,而是泛指诸多品类灵矿的产物,也包括了不少异植异兽死后千万年、逐渐沉淀生成的化石。
一般称之为晶石,其内部差异极大。
不光在性质和主要功用上,有符晶、法晶、念晶、介晶等的区分;价值方面,更是天壤之别。
便宜的,一斤蕴含稀薄杂气的低等符砂不过百来钱,大些的坊市都能收购;贵的,一枚蕴含精纯本源之力的稀世奇晶,价值数万金不止!
“大家应该都见过玄冰这种灵材吧?”
赵青淡淡补充道:“简单的来说,一枚下品灵石内蕴的元气储量,平均约为等重普通碧色玄冰的九倍。中品依五行阴阳之变,质地迥异,元气含量十倍于下品;上品,亦十倍于中品;极品,再十倍之。”
“往上,才是真正的稀世灵玉之属。”
“那也……很不错了。”
拓跋无愁默默计算了几息:一斤下品灵石,足以支撑常人数月的体能消耗;一块标准灵石约摸二两重,可供初入炼气境者修行七八日,其蕴含的木行与土行之气,亦中正平和,极易吸收。
“种一季需多久?”他提出了新的重要问题,若是耗时经年,这效率也谈不上多高。
“最快二十五天。”赵青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