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光走了,临走的时候告诉宋子明,稍微收拾一下,过两天就准备走,这一次去bj不成功就不回来。
宋子明被刘晨光强大的魄力所征服,他喜欢刘老师,不但是他讲课风趣,知识渊博,更多的是他拥有破釜沉舟般的魄力。
这一点和宋子明也很像,只是宋子明缺乏了一些机运。
送走刘老师,宋子明将想法跟父母说了,父母不反对,双手支持,他们都是庄稼人,没文化,也没出过门。
让儿子外出打拼一番,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就这样,宋子明在家里闲了两天之后,跟随刘晨光走了,临走的时候,宋慧乔和刘三峰,带着一岁半的儿子刘兆龙还来看望他。
刘三峰跟宋子明喝了不少酒,说:“子明哥,我在京城有几个朋友,干大厨的孟小发,在烤鸭店做工的金俊海,要是有需要,可以写信找他们。”
宋子明满口答应,心中却是傲气的不以为然,刘三峰的朋友都是一些底层工作者,宋子明觉得应该是不会去找他们的。
……
秋后过后,刘三峰将地里的玉米秸秆砍下来拉回家,过冬的时候,没有比这更好的柴禾了。
宋慧乔坐在屋檐下,晒着太阳,一边看着一岁半的儿子,一边拾着棉花,雷泽是棉花的种植区,一亩地能收五百多斤,现在供销社的棉站收购棉花,一斤都在两块五,一亩棉花能卖一千多块,在九三年,这是非常高的收入,要知道一斤小麦的价格不过三毛多钱,一亩麦子也就卖个二三百多块。
所以在雷泽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种植棉花。
“三峰,我摘了两包棉花,你去卖了吧。”宋慧乔说。
“好。”刘三峰将玉米秸秆放下,随后将两包棉花,约莫有一百多斤放在三轮车上,朝供销社去了。
一年多前,金河乡供销社在家西选定了新地址,该起了红砖商店,大院,还有大量的仓库。
整个金河乡供销社从朱市街搬到家西去了。
刘三峰来到这里,将棉花卖了,棉站的几个供销社职工,刘三峰都认识。
老家是本力屯的李东书查验了刘三峰的棉花。
他知道刘三峰的名声,加上他本身不是金河乡本地人,为了结交刘三峰,给别人一块五的价格,多给刘三峰加了两毛钱。
棉花卖了之后,刘三峰和李东书站在供销社门市外面抽烟,供销社新盖的楼房很是气派,里面刷了白涂料,地面抹了洋灰,房顶上还用了琉璃瓦,很上档次。
可惜的是,这两年供销社已经是强弩之末,生意并不景气,大量的门市都关门了,这一排排的门市全部关门,很是可惜。
刘三峰道:“李四,供销社盖了多少间门市?”
“四十间,外面这一个l形状拐角全部都是,里面的院子是办公,外加仓库,还有员工住宿的地方。”李东书说。
刘三峰道:“都关着门太可惜了,眼前这金河乡大集也挪过来了,为啥不开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