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庆元年,绝影堂随卢国公征讨西突厥,以三十六人之数斩敌共二百一十五人,因副使王文度杀俘夺财,全军受罚而未计功绩。麟德二年,卢国公仙逝,受高宗追封为骠骑大将军,位居从一品,并于血海总堂附近设立知节殿,受后人香火追思。绝影堂受风云王之命,入殿护卫守灵,高宗遵太宗皇帝遗诏,加封我等全员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至今已有八十七年。”
说到此处,地影态度仍旧毕恭毕敬,但却仅限于对九天所展现,至于其余人等,自杨国忠以下,尽数脸色苍白,满头冷汗!
方才一直受他们匪议,称作草莽的绝影堂,竟是受了太宗、高宗两位先帝圣谕,为卢国公守灵护卫近九十年的镇军大将军?
听地影所言,绝影堂所获战绩功勋,便连当朝将帅高仙芝、郭子仪与之相比,也仅仅只是一名后生小辈而已。论资排辈,自己这些到场问罪的文臣武将,又有什么资格在这三十六名二品上将面前叫嚣?
目睹百官震惊模样,九天仍旧保持着之前的慵懒模样:“地影,我乃是草莽出身,对你们这什么从一品从二品的,不太……明白。换一众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说明吧。”
百官听得,一半只感到自己脸上火辣,另一半顿时觉得这“一念千斩”实在可恨。
未有理会他们想法,地影依旧只向九天汇报:“回副堂主,如今在座各位来客,若论官职,有九成以上不及属下等人。而其中也只有杨国忠宰相,在不久前得以升迁为正二品中书令,比属下等人高上半个品级。”
此话虽然恭敬味道依旧,但在百官听来,已无异于被对方当众掌掴,特别是为首的杨国忠,千方百计,多年谋算后才将前任中书令、晋国公李林甫挤出朝野并取而代之,然而未待他真正开始享受权力之悦,血海之中竟就此涌出数十名二品上将。此时此刻,他只觉得面前朱九天与绝影堂实在欺人太甚。
而九天在听到地影解释后,竟装模作样地“哦”了一声,随即又问:“原来这老头地位比你还高一点?无妨,反正你们三十六人官职一致,如今齐聚于此,应也不用怕他无事生非。”
“一派胡言,妖言惑众!”
就在九天话音刚落,杨国忠尚未爆发之际,一声怒喝已从人群中爆发出来。随后,只见一个略显肥胖的身影走到大厅中央:“朱九天,你好大的胆子!空口白话,随便几句胡侃便想冒充朝廷命官?可知道这是要诛灭九族的大罪?”
众人定睛一看,才发现这名在得悉了绝影堂“身份”后仍旧敢出言问罪者,正是杨国忠副手,礼部侍郎罗崇山。
虽然直面对方问罪,九天却未有太过在意,仿佛罗崇山对她而言只是区区一只苍蝇而已:“地影,这等事情,若是当年仍在军营中的你们会如何处理?”
“这位大人,绝影堂众人身份官位,在大唐史书典籍中便有所记载,若有疑惑,各位回到朝中一查便知。”地影看了罗崇山一眼,礼貌回道。
罗崇山明显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依旧趾高气昂:“典籍自然要查,但在此之前,你等信口雌黄,依律当囚,待我等确认后,是自领处罚还是赔礼道歉,自有交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