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祝之心中憋屈极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徐锦凤真的能在短短一个月内著书成功
他不甘心
等等
不对
此书行文中引用众多比喻,甚至好些连他都不怎么清楚。
徐锦凤纵使满腹经纶,也绝无可能
等等,此书名为笠翁对韵
笠翁
徐锦凤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会自称笠翁
哈哈哈。
这就是破绽啊
一个让人兴奋的念头在楚祝之脑海中浮现起来。
若是有人代笔,那么这人
除了孔颖琳,谁还有这能力哪怕是陶白玉这等“竹林六贤”也是稍差之
想到此处,楚祝之怦然心动。
或许这一次,还能将孔颖琳拉下马
孔颖琳一旦被贬,那么孔方然这个令史也会遭受牵连。
那么新闻司
不就能落入他楚家之手了吗
这还真是一箭三雕
于是,楚祝之厉声一喝,大义凛然“徐大人,此书真乃你之所作本官实乃难以相信也行书之中包含众多人生哲理,引经据典,笔力老练,而你不过十七岁,从未行过万里路,你绝对写不出来陛下,微臣怀疑是有人代笔,还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好些大臣也是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出言附和。
女帝眼中闪过一抹浓浓的失望。
这些人啊,不为家国社稷出力,却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简直就是尸餐素位
留之何用
“楚侍郎,汝非御史,你若要弹劾徐锦凤,必须拿出证据,否则诬告反坐”
女帝压着杀意,冷冷说道。
楚祝之忽然冷汗直流。
是啊。
他不是御史,可没有风闻奏事之权。
但让他就此作罢,他又怎甘心
他绝对不能退让。
一旦退让,让徐锦凤坐实了著书的名头,那么徐锦凤可就要成为天下稚子之师了
以后想要再给徐锦凤泼脏水可就难了。
而且这个徐锦凤可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或许就是料定他不敢弹劾,所以才敢和孔颖琳串通一气
哼哼
这一次,他不会输
但他行事小心谨慎,即便有着十全把握,也会给自己留有一条后路。
于是,他的眸光看向了兵部右侍郎狄守元
论关系,他俩是郎舅呢
他的妹妹嫁给了狄守元
让狄守元出面弹劾,最合适不过了
狄守元见到二舅哥向他打眼色,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陛下,臣以头上乌纱帽担保,徐锦凤所著启蒙读物乃是他人代笔还请陛下明察”
嚯
动真格的了这是
满朝文武届时深吸了一口冷气。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