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弟现在在博高读高一,妹妹和四弟在老家读初中,小弟在村里的小学读五年级。”
张秀萍这个当嫂子率先问道:“阿珍,怎么样?看中了没?”
提起这個,邓允珍心中就无比自豪了,笑容满面的说道:“北大。”
至于朱俊杰本人,给村里人留下的印象,是挺调皮捣蛋的一个孩子,不过为人挺讲义气的,在同龄人中很有号召力,算是他们那一代的孩子王。
……
这话一出,朱俊杰更加吃惊了,他在松山高中读过书,自然清楚这所高中的师资力量,用普通来形容都算是夸奖它了,这样的学校竟然出了一位北大生?
两人面对南流江,天南海北的聊着,没有特定的话题,想到哪里聊到哪里,即便是一些“无盐无味”的家常小事,两人也能聊得“津津有味”的。
而普通大学跟北大,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穗丰饭店。
果然,人家媒人说得没错,女方这一家子都是文化人啊!
下午。
可如果再加上一个前途无量的北大生,那对方的家里就是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比他家要强得多了。
张秀萍笑道:“那就是有个好的开头了!”
朱俊杰满脸惊叹道:“我的天啊,阿珍你这个二弟真是个天才,在松山高中都能考上北大,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前世的深刻教训,这一世的邓世荣对于儿女的婚姻那是极为重视,哪怕清楚从部队出来的优秀军人,在品德方面肯定是无可挑剔的,但其他方面要是不打听清楚的话,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首先是朱俊杰的父母,在村里的风评不错,夫妻俩从不占谁的便宜,也没跟谁起过争端,是那种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
在家人和亲戚面前,邓允珍也没有隐瞒,回答道:“今天相处的感觉还可以,具体情况还要再看看。”
朱俊杰听得心中又是一惊,其他的几个倒还正常,但这个在博高读书的三弟,恐怕再过两年又是一个大学生。
邓世荣道:“既然感觉还可以,那就先处着,等考虑清楚了,再谈结婚的事不迟。”
而到了二哥二嫂这里,却又反过来了,二哥有点小心眼,算盘打得双旺这边都听得到,而二嫂为人却比较大气。
由于两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多小时。
同时,他也继承了父母不占人便宜的优点,从没拿过别人的一针一线,品性良好。
把这些一一打听清楚后,他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尽管朱俊杰的大嫂和二哥都不是好相处的人,但他们毕竟已经分家单过了,以后就算成了亲戚,也只是逢年过节聚一聚,平时应该是少有接触的机会,倒也不影响什么。
目的达到了,邓世荣便满意的离开了长坡村。
……
春分过后。
整个博白境域又开始大范围的祭祖活动了。
邓世荣作为族头,大众山是铲还是祭,这个都得由他来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