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功德碑与功德墙留名的机会,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以后就是身家百万了,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切,说这种话,族头不是说了吗,这祠堂至少得建个两三年呢,你可以先报名捐款,等手头宽松了再给钱呗!”
总共16888元的捐款,这确实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说句不夸张的,就是搁在后世,这个数目的捐款也足以排在前列了,而在这个年代更加不用说,都能建成一座不错的祠堂了。
这一刻,各地的宗亲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那耶邓氏的族头敢提出要修建预算118万的祠堂了。
接下来,邓世安、邓允贵等祠堂理事会成员也都一一发表讲话,还有各地的宗亲代表也同样发表了一番讲话。
所以,他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在功德碑与功德墙上留名,供后辈子孙瞻仰。
在走完这些流程后,就轮到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捐款。
“我也想像允贵叔这样捐,可惜现在手头有点紧,实在是没办法。”
不少宗亲都感觉到了压力。
“唉,我也想啊,可集资到县城建小区的时候,我为了给一个儿子一套房,直接拼了三套,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房子分下来了也没钱装修,起码要再过一两年才能缓过来,哪里敢认捐这么多钱啊!”
“我,马村邓允飞,个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
在那耶邓氏族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各地过来的宗亲也都为邓允贵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
“我,到章邓昌明,个人捐款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5000元。”
对此,经营着砖厂的邓昌发和邓昌宝就比较有发言权。
这个捐款数目,他是仔细衡量过的,個人捐款有6888元,应该可以排在个人功德碑前面了,而家庭功德碑的10000元捐款则刚好够得上最高档次的碑石,排位也不差到哪里去。
“各位族人、宗亲,就由我来给大家抛砖引玉吧!”
“这个家庭功德墙还是要上的,只是上个基础级的就行了!”
对于邓允贵来说,这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跟九公合伙开的缸瓦厂,一年下来的总利润都没有这么多,要是光靠缸瓦厂的收入,起码要两年半左右才能拿得出这笔钱。
“允贵叔厉害啊,出手就是16888元,顶那耶邓氏小区三套房子都不止了。”
认捐个13888元,也就一年多的收入,却能换来至少上百年的荣耀,这种事情他当然不能错过了。
邓允强的家庭条件,自然没办法跟邓允贵比,不过他们家的收入也不少,荔枝跟西瓜一年稳定好几千进账,再加上客运公司的股份,一年上万收入还是有的。
结果,对方一出手,就是16888元的捐款,真的让他们刮目相看。
紧接着,那耶邓氏其他族人也纷纷出手。
“我,合浦公馆宗亲邓允国,个人捐款2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我,北流利草宗亲邓昌行,个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68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