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顾父今天有饭局,不回来吃晚饭,所以顾家母女只准备了一条武昌鱼和一道青菜,都是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的菜。
顾母是一边做准备,一边讲解。
虽说清蒸武昌鱼确实比较简单,但这个简单是相对而言,对于新手来说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好在,顾采薇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连刺绣这么复杂的技艺她都能做到登堂入室,这烹饪一道也没有多难,听母亲讲解再看母亲操作,她心中多多少少有点数了。
下次依葫芦画瓢,只要多做几次,有经验了,相信做出来的味道不会比母亲差到哪里去。
很快,顾母便把这两道菜做好了。
在上菜的时候,顾母问道:“怎么样,具体步骤都记住了吗?”
顾采薇道:“记住了,看起来挺简单的,回头我试着做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成功。”
顾母笑道:“行,那明天咱们继续吃这两道菜,到时全程让你来动手,我就在旁边看着,你要是哪一步做错了,我就第一时间给你纠正过来。”
顾采薇颇有信心道:“做法的步骤应该不会错,就是在调味上放多少,这个恐怕要多试几次才能把握住分寸。”
说话间,母女俩盛饭,开吃。
吃着口感滑嫩的武昌鱼,顾采薇感慨道:“这清蒸鱼,还得是我们武昌鱼啊,这味道真是一绝,难怪当年领袖会写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样的诗句。”
顾母笑道:“咱们武昌鱼,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如唐代岑参写出了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这样的诗句,而宋代苏轼也写出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样的诗句。”
顾母是书法爱好者,而练书法的人,最喜欢拿那些有名的诗词来练,所以这些诗词她完全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母女俩一边吃一边称赞,等饭吃得差不多了,顾母才提醒道:“薇薇,这几天你要注意信件,我猜邓允衡已经给你写了信,就是不知道哪一天会寄到。”
瞧母亲这积极劲,顾采薇失笑道:“知道了妈,我会注意的。”
顾母猜得没错,邓允衡确实给顾采薇写了信,并且已经寄了出去。
邓允衡对父亲的眼光还是极为信任的,既然父亲在电话里再三强调说这是个优秀的姑娘,让他千万不要错过了,那他当然会重视起来,费了不小的心思去写了一封信。
这是第一封信,肯定不会有什么暧昧语言,也没有一上来就急匆匆的表达爱意,那样太轻浮了。
写信,讲究的还是循序渐进,等双方通信的次数多了,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深入。
什么时候双方都开始每天期待收到对方的回信时,那这段感情十有八九就能成了。
要是收到信之后,连回信的冲动都没有,那证明两人是真的不合适,趁早另寻良缘吧!
临近年关的时候,从京城回来的邱永年再次向邓允衡发出邀请,请邓允衡这个二哥到他家过年。
对此,邓允衡也没有推辞,而是答应了下来。
转眼,又到了除夕。
今年邓世荣一家没有回老家过年,也没有在县城过年,而是到南宁过年。
之所以到南宁过年,主要也是为了顺应他们这边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搬新家的第一年,要留在新家这边过年。
尽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没有回来过年,大女儿也已经出嫁了,仍然有四个儿女陪着邓世荣过年,这就是孩子生得多的优势,要是独生子女的话,一旦孩子不回来过年,那家里就真的非常冷清了。
每一年的除夕,邓世荣都亲自下厨弄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今年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