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正事聊完,又闲聊了一下家常,眼看时间不早了,才各自离去。
新田邓氏。
前不久,祖地那边已经派兄弟过来把祭祖的具体时间告诉了他们,眼看明天就要回祖地,族头邓昌发便把族人们召集起来,商量明天回祖地参加祭祖的事。
等人到齐了,邓昌发便说道:“各位族人,后天那耶祖地准备祭祖,我们明天就要提前过去,谁想去参加的就报名。”
“我想去。”
“族头,算我一个。”
“我要去,去年祖地的祠堂升座我错过了,今年祭祖我绝对不能再错过了!”
“也算我一个,我也想去看看祖地的新祠堂,建得是不是真有其他兄弟所说的那么漂亮。”
“还有我,我也要去。”
“”
邓昌发话音刚落,众族人便踊跃报名。
去年去参加过祠堂升座的族人是不用多说了,他们去年被祖地那边的兄弟当成贵客来招待,如今时隔二十几年祖地再次开启祭祖仪式,他们自然不会缺席。
而去年没去参加祠堂升座的族人,被去参加的兄弟回来好一顿炫耀,他们都后悔没去参加呢,现在祖地祭祖,他们自然不想再错过了。
于是,报名的人数直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都不止。
邓昌发见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祭祖这种跟全族人有关的大事,当然是越热闹越好,参加的人数越多,代表着子孙越兴旺,这对于每一个族群来说都是好事。
因此,邓昌发高兴的说道:“行,那现在统计一下人数,明天上午十点钟到大队集合,然后一起出发。”
类似的一幕,同样在各地分支宗亲中发生。
经历过祠堂升座之后,那些没有去过那耶祖地的宗亲,都对祖地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都想去看看被族里的其他兄弟吹嘘到天上去的那耶邓氏新祠堂。
于是,各地宗亲报名人数都开始暴增,基本都翻倍了。
还是那句话,祭祖最不怕的就是人多,参加祭祖的人越多越好,因此各地的宗亲也没有限制人数的意思。
次日。
各地宗亲便挤上族里安排的货车,浩浩荡荡的朝那耶邓氏祖地赶去。
这些货车上,都插着邓姓的姓氏大旗,甚至有些宗亲还把锣鼓都搬到车上,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途经一些乡镇的时候,那些乡镇居民都是议论纷纷。
“咦,这敲锣打鼓的,还插着邓姓大旗,这是要干嘛啊?打族架吗?”
“打什么族架啊,这一看就是去祭祖。”
“祭祖搞这么大的动静?”
“你还是太年轻了,所以对祭祖不了解,这些年大家都只是铲山,很少有哪个姓祭祖了,但是在以前祭祖还是经常看到的,这邓姓估计是恢复祭祖了,也不知道我们张姓什么时候恢复祭祖。”
“这祭祖跟铲山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