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文人就是擅长挑拨情绪。
蒙恬对曰,“陛下,任嚣将军当初跟随陛下您一同作战,在攻打楚国的战事中立下功劳无数。”
扶苏在攻打楚国的战事中,因为中途撤退,导致后面的收尾工作,基本都是留给蒙恬、任嚣等人。
赵佗也是那个时候,错失了晋升的好机会,不得不参与南越战役。结果中途发现,所谓的南越战役只是秦始皇的一个骗局,目的是要他们都交代在那里。
“陛下是了解任嚣的,任嚣绝对是无心之举,若是陛下大张旗鼓派个御史前去训诫他,怕是会引出大乱子来。”
“不管怎么样,如今的任嚣已经是一方诸侯,我大秦也应该对任嚣这样的诸侯礼遇,而不是说还用读书是否多来评判他。”
“任嚣已经是一方诸侯,怎么还能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臣子看待呢”
张苍闻言,便开始心里打起了鼓,他怀疑问自己,方才说的是不是有些过火了。
事实上,张苍说的岂止是过火啊。
摆明是看不上任嚣这样的人去做诸侯王。当然张苍不是出于嫉妒,只是对任嚣这样的人做诸侯王感到可笑,这样的人做诸侯王,诸侯国的民众能够幸福吗?
扶苏的目光落在殿中诸臣身上来回游走,大臣们倒也并不是对蒙恬的话十分信服,反而对张苍的话感到更贴心。
张苍不嫉妒,不代表其他人不嫉妒。
任嚣在过去就是大家认为的二傻子,而且他是正儿八经的草民出身,靠着杀头做了将军。
到了最后,居然成为了诸侯王。
这些平日里满腹学识的高雅文士,还有文武兼备的豪门世子们自然感到不服。
至于蒙恬以大局为重说的话,他们也只是觉得蒙恬虚伪。
于是乎,臣子们又开始交头接耳了。
遇事不决,交头接耳。这也是大秦朝堂铁律了。
“廷尉,你怎么看?”
扶苏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萧何身上。
他未免也太低调了,自己把他从沛县请回来,但是这个斯文不喜欢争执的男人,面对自己和父亲的斗争,选择了袖手旁观,又或者说,他面对这种事就开始手足无措。
扶苏一直都很想知道,奠定大汉基础的萧丞相,到底值不值得他扶苏当初冒险放弃楚国战场,千里驱驰去沛县那样的小地方请他一回?
都是声称因为一个梦所以去寻人,商王武丁倒是塑造了一对明君贤相的传奇,别到了自己这里来闹个笑话。
沛县那么多人,什么傲娇地主家的二小姐吕雉,什么豪侠刘季,什么大秦车神夏侯婴,加起来都不敌萧何这一个人的分量。
皇帝的话音落在地面上,每个臣子都转身望向萧何。
嫉妒萧何的人,那可多了去了。据说他就是在太上皇和皇帝过去为太子时争权夺势之时果断放弃了太子,随后导致朝中臣子险些倒戈相向,都转头奔向秦始皇的根源所在。
大家都认为萧何那平静憨厚的外表下,包藏的是一颗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的心。
事情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只要传出来的故事符合大家心意,大家就满足了。真相什么的,不重要。
只是,也有不少人敬佩萧何,因为他做了廷尉以来,咸阳城里权贵就不该再轻易让案件呈递到廷尉府了。
纷杂的目光集中在萧何背后。
冯去疾陷入沉思,想着要缓慢地推行政策方可。即便要改革,也要慢慢来,切忌大刀阔斧。他还得找机会和皇帝仔细聊聊这些事情。
还有就是皇太子的问题,当初他们冯氏一族太过强硬,逼迫皇帝立太子,因此惹得皇帝不高兴。
他如今也该弯下这自以为是的老腰,亲自告诉皇帝陛下,其中利害。
大不了,他从此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