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思考片刻后说:“这些举措非常好,能够极大地丰富品牌社区的功能和活动内容,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设置社区板块时,要确保各个板块的规则清晰明确,便于用户理解和参与。对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让用户在参与过程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深入了解品牌文化。而且,要提前做好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市场拓展组组长说道:“周经理,在与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合作推广‘京韵钢魂’文化研究项目方面,我们初步设想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的文化研究院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邀请双方的学者组成联合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融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例如,研究如何将‘京韵钢魂’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时尚潮流文化等领域,为开发相关的文化教育产品和跨界文化产品提供理论支持。
在文化教育产品开发方面,我们计划针对儿童群体,设计一套以‘京韵钢魂’文化为主题的绘本和动画系列,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向孩子们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钢材工艺的基础知识。对于青少年群体,开发互动式的线上学习课程,结合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对文化学习的兴趣。针对成年人,推出专业的文化研究书籍和高端培训课程,满足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您看这样的产品规划是否合理?”
周胜肯定地说:“与知名大学合作开展专项研究课题这个思路很好,能够借助高校的学术资源,提升我们品牌文化研究的深度和专业性。在文化教育产品开发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规划很细致,充分考虑到了各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把控,确保绘本和动画的内容准确、生动,线上课程的互动性和教育性相统一,专业书籍和培训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兼备。”
服务优化组组长说道:“周经理,为了更好地升级沉浸式旅游线路和文化体验园,融入全球文化元素,我们打算与各国的文化旅游机构建立合作。邀请他们推荐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体验项目,融入到我们的旅游线路和文化体验园中。比如,在文化体验园中设置不同国家文化展示区,展示各国的特色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在旅游线路中,增加一些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的体验环节,如在欧洲旅游线路中加入参观当地钢铁工业博物馆,了解欧洲钢铁工业发展历史,并与中国钢材工艺进行对比交流。
在加强服务人员跨文化服务能力培训方面,我们计划邀请跨文化研究专家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礼仪规范、语言交流技巧等。同时,建立服务人员的跨文化服务能力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确保服务人员能够为全球游客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对于在全球主要城市设立‘京韵钢魂’文化体验中心,我们初步选址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您觉得这些选址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