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思索了一下说:“确实是个问题,但围墙也不能不修。咱们先找泥瓦匠问问价格,要是超出预算太多,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社区申请点补助。”
赵刚说:“行,那就先这么办。周胜你赶紧联系泥瓦匠吧,这事儿也不能拖。”
周胜点点头,立刻开始联系认识的泥瓦匠。没过多久,泥瓦匠就来到了四合院。他仔细查看了围墙损坏的情况后,表示修复这围墙大概需要一千五百块左右。
周胜把价格告诉大家后,众人都陷入了沉默。这笔费用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原本就有些紧张的资金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奶奶突然说:“孩子们,要不咱们发动一下四合院的居民,大家凑凑钱吧。这四合院是咱们共同的家,修围墙也是为了大家好。”
赵父眼睛一亮:“张奶奶说得对!咱们四合院一直都是齐心协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咱们。”
赵强也点头:“行,那就按张奶奶说的办。我这就去挨家挨户通知,看看大家愿意出多少。”
于是,赵强和赵刚开始在四合院里挨家挨户地说明情况。居民们听说要修围墙,都非常支持,纷纷慷慨解囊。有的拿出一百,有的拿出两百,就连平时生活节俭的王大爷,也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五十块,说道:“这四合院就是我的家,围墙坏了,我也得出份力。”
不到半天时间,大家就凑齐了修围墙所需的费用。周胜看着手中的钱,心中满是感动:“大家这么齐心协力,还有什么困难是咱们解决不了的呢?”
泥瓦匠很快就开始动工。他熟练地调配着水泥,一块块地砌着砖头。赵强和赵刚兄弟俩也没闲着,在一旁帮忙递工具、运材料。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旁边,看着泥瓦匠的一举一动,眼中满是新奇。
在泥瓦匠专心修围墙的同时,刘梅也在和她做广告设计的朋友紧锣密鼓地商量牌子制作的细节。朋友根据大家提供的四合院故事,精心挑选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巧妙地融入到牌子的设计中。为了让文字与图案搭配得更加完美,他们反复修改,甚至连字体的大小、颜色都斟酌了许久。
王丽联系的剪纸老师,也就是她同事的妈妈李阿姨,提前来到四合院熟悉环境。她看到老槐树被精心加固,周围的布置充满了传统韵味,不禁赞叹道:“这院子真有老北京的味道,在这儿教孩子们剪纸,氛围再好不过了。”王丽陪着李阿姨四处转了转,详细介绍了四合院接下来的规划,两人还一起讨论了剪纸课程的安排。
周胜联系的捏面人老师傅陈师傅,也传来了好消息。陈师傅不仅答应带着自己多年来的得意作品来展示,还表示会毫无保留地把捏面人的技巧传授给孩子们。他说:“现在愿意学这些传统手艺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能在这么有底蕴的四合院里教孩子们,是我的荣幸。”
然而,就在围墙即将修好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四合院所在街道通知,近期会有一次卫生大检查,要求各户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不留死角。这让大家刚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