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四合院的路上,周胜有些沮丧:“李总,这投资不好拉啊。再这么下去,修复工作没法及时开展。”
李总安慰道:“别气馁,周胜。咱们再想想办法。对了,咱们可以联系一下媒体,把四合院的故事和修复计划报道出去,说不定能吸引一些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周胜眼睛一亮:“李总,这主意好。咱们马上联系媒体。”
很快,周胜联系了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报社。记者小王来到四合院了解情况。
小王一边拍照,一边听周胜讲述四合院的历史、遭遇的变故以及未来的修复计划。
小王感慨地说:“周先生,这四合院的故事还真是曲折。如果报道出去,肯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不过,关于文物那块,目前能确定有吗?”
周胜说:“虽然还不能百分百确定,但从笔记本的线索来看,可能性很大。而且警方和考古队都很重视。”
小王点头:“行,我回去就整理稿件,争取尽快刊登出来。”
两天后,报纸上刊登了关于四合院的报道,标题为《历经波折的四合院:文化传承与破坏的较量》。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市民打电话到报社,表示愿意为四合院的修复捐款。还有一些文化爱好者亲自来到四合院,表达想要帮忙的意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找到周胜,激动地说:“小伙子,我看了报纸,这四合院的事儿让我很感动。我年轻时也研究过四合院文化,我这儿有些老物件,说不定对修复有用,你们拿去。”
周胜感激不已:“老先生,太感谢您了。您这是帮了大忙啊。”
老先生摆了摆手:“不用客气。这四合院是咱们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出份力我也高兴。”
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之前那家文化投资公司的王总(文化投资公司)主动联系了周胜。
王总在电话里说:“周先生,你们四合院的报道我看到了,社会反响很不错啊。经过董事会讨论,我们愿意投资一部分资金用于四合院的修复。”
周胜兴奋地说:“王总,太感谢您了。您的支持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