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补充:“中交建的项目可以先用一批试试,他们的大桥设计寿命100年,正好能长期验证效果。”
周子轩点头:“就这么办,让李工和中交建的技术部对接,出个应用方案。对了,尼日利亚的彩涂板生产线明天投产,赵工让我们远程观礼,别忘了时间。”
第二天上午,尼日利亚钢厂的投产仪式通过视频连线举行。赵工穿着当地传统服饰,站在崭新的彩涂板生产线前:“周总,周董,囡囡,第一条彩涂板下线了!你们看这颜色多均匀,光泽度多好!”
屏幕里,一块蓝色的彩涂板从生产线出来,当地员工欢呼着鼓掌。阿明举着一块样板说:“周董,这板的耐盐雾性能测试通过了1000小时,在海边用都没问题。当地的建筑公司已经订了500吨,说要盖非洲最高的写字楼。”
周阳笑着说:“好样的!阿明,你现在是技术骨干了,下个月来国内培训,学我们的智能彩涂技术,回去教给更多当地员工。”
阿明激动道:“真的吗?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把我们的钢厂建成非洲最好的!”
挂了电话,周子轩对周阳说:“爸,尼日利亚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东南亚,那边的彩涂板需求也很大。我让市场部做个调研,看看在越南或泰国建个分厂怎么样。”
周阳点头:“可以调研,但别急着定。先把尼日利亚的模式跑通,人才、技术、供应链都成熟了再说。”
傍晚,储能部的张工拿着储氢罐的检测报告进来:“周董,周总,储氢罐的所有测试都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的专家来看过,说我们的技术路线全国领先,示范项目的补贴申请很有希望获批。”
周子轩接过报告:“补贴能拿多少?如果能批30%,我们的成本压力就小多了。”
张工答道:“专家说我们的项目符合‘绿氢全产业链’要求,补贴比例可能达到35%,大概能拿到5000万。他们还建议我们申报‘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再拿点研发经费。”
囡囡插话:“我看了申报指南,里面有‘智能储氢系统’的方向,我们可以把储氢罐和智能传感器结合,申报这个方向,胜算更大。”
周阳说道:“让张工和王博士组队申报,多找几家高校和企业联合,阵容强大点。这个项目做好了,我们就能从钢铁厂变成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路子更宽。”
接下来的日子里,厂里的好消息不断:比亚迪的整车测试通过,签订了三年独家供应协议;中交建的大桥项目追加了5000吨智能钢材订单;自修复钢材的专利获批;储氢罐示范项目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名单……
这天,周阳、周子轩、囡囡又坐在会议室里,讨论下半年的计划。
“氢基钢材的产能要再扩一倍,”周阳指着报表,“现在的订单排到年底了,客户催得紧。设备部看看能不能把老轧机改造一下,增加一条生产线。”
刘部长立刻说:“老轧机改造没问题,大概需要两个月,预算800万,比建新线省一半。我下周就出改造方案。”
囡囡补充:“智能钢材的应用领域要拓展,除了桥梁和建筑,我们可以试试油气管道。昨天和中石油的人聊了聊,他们对能监测腐蚀的智能钢管很感兴趣。”
张经理接话:“我已经安排人去中石油的管道局拜访了,带了样品和测试数据,争取下个月出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