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总工程师眼睛更亮了,“我们正愁加氢站的建设成本高,一起干!”
消息传开,厂里的士气更高了。氢基钢材车间的工人主动申请加夜班,说要把储氢罐的配套钢材赶出来;智能传感器生产线的员工发明了快速校准法,效率提高了20%;连食堂的师傅都推出了“氢能套餐”,说要让大家吃好喝好,为氢能事业奋斗。
周阳看着厂区里忙碌的景象,对周子轩和囡囡说:“下个月的全球绿色工业大会,我们得露个脸。把氢基钢材、智能储氢罐、自修复技术都带上,让全世界看看中国钢铁的厉害。”
囡囡立刻道:“我来负责展台设计,用ar技术展示全产业链,让老外一扫码就能看到钢材从炼钢到变成储氢罐的全过程。”
周子轩补充:“让尼日利亚的赵工也录段视频,讲讲我们的海外工厂,体现国际化布局。”
大会召开那天,轧钢厂的展台前围满了人。当全息投影展示出自修复钢材的裂纹闭合过程时,人群里发出阵阵惊叹;当尼日利亚工厂的实时生产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不少外国客商当场就拉着张经理谈合作。
一个德国钢铁企业的ceo握着周阳的手说:“周董,你们的技术太让人震撼了!我们想引进你们的氢基还原技术,愿意支付专利费,还可以合资在欧洲建工厂。”
周阳笑着说:“合作可以,但技术得共同研发,我们要的是共赢,不是单方面输出。”
大会结束后,订单像潮水般涌来:德国的汽车厂订了1万吨氢基钢材,东南亚的跨海大桥项目要5000套智能监测系统,非洲的光伏电站想用上他们的储氢罐……
周子轩在庆功宴上举起酒杯:“这只是开始!明年,我们要在欧洲建研发中心,在南美设加工厂,让‘中国智造’的钢铁遍布全球!”
囡囡跟着举杯:“还要把我们的蔬菜种到全世界的钢厂里,让绿色和钢铁一起生长!”
周阳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又望向窗外灯火通明的厂区,眼角泛起笑意。他想起几十年前刚进钢厂时,老厂长说的那句话:“钢铁是冷的,但炼钢铁的人,心要热。”
如今,这团热焰不仅在国内燃烧,更要烧向世界。而那些关于钢铁的故事,关于奋斗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轧机的轰鸣里,在数据流的闪烁里,在每一个为梦想熬夜的灯光里,永远鲜活,永远滚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