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棣吃罢饭就从雁门关行营出来了,他带着自己的随从骑马往甘州城走,结果途经河西县城的时候,在城门口被人拦了下来。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拦下许棣的,等到许棣停住马,就看到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笑着说“我就说看着是公子骑马过去,我等在此等候多时,还请公子下马,赏脸喝杯茶。”
许棣笑着下了马,说:“不知几位老丈所为何事?”
另外一位笑着说:“公子不认识我们,我们却是认识公子的,公子,我等皆是时代居住于此的百姓,河西城能够如今的胜景,皆是许大人跟公子的功劳,无以为报,还请公子赏脸喝杯茶。”
许棣听了,赶紧说道:“老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父既领了圣上的俸禄,自是要守好这河西县成,都是应当应分之事,不必挂怀。”
一位年轻人从路边的一座宅院里面捧出一个托盘,领头的那位老丈接过来,说:“公子,无以为报,我等做了这个百姓签名的万
民伞,原应亲自送往甘州,只是我等年事已高,还请公子带回交予许大人才是。”
听到这里,许棣赶紧躬身接过,对几位老人家行了一礼,说:“我父子做了该做之事,劳几位老伯挂怀至此,惭愧至极,我代我父谢过几位老人家。”
几位老人家连道不敢,又寒暄几句,许棣这才上马继续前行。
因为要着急回去跟许荛商量给家中去信之事,许棣连许栀的家都没有去,带着那个万民伞,骑马一路疾驰回了甘州城。
到了家中,已经快要到晚饭时候,许棣带着东西就去了许荛的书房。
许荛看到那个签了很多名字的万民伞,叹了口气,对许棣说:“咱们做了咱们应该做的事情,却让老百姓一直牵挂着,说起来我都有些惭愧。”
许棣端起茶杯,连喝两碗茶,说:“您也算是求仁得仁了。能被老百姓这样记着您,这大梁朝也没有几个吧,也就是现在的宣传部门不给力,要不然真应该把您树立成为官吏的榜样,好好的宣传一下您的事迹才是。”
许荛听了,笑着把那一面万民伞收起来,说:“真那样,我可就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了,这个社会,可不是咱们原来的社会,得了好名声说不定会被很多人憎恶呢。”
许荛看着许棣,问他:“你这突然去雁门关,可是有什么事情?”
许棣说:“六丫头临走之前跟我说鲁明章要娶她,我这不是去探探鲁明章的底细。”
许荛听了,皱着眉头说:“这鲁明章是何人?怎么跟你六妹妹说要娶她的?”
许棣说:“就郑伯源来娶亲那天,鲁明章跟着一起来的,见到咱们家小六,谁知道他竟然就跟小六说这些话呢。”
许荛说:“六丫头是个什么意思?”
许棣说:“我看六丫头有些意动了,爹,咱们家的姑娘们,可是都到了婚配的年龄了,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还没有定下人家,现在出了小九的事情,估计几位妹妹心里也是着急找婆家的事情。”
许荛说:“可是再着急也不能随意就答应下来别人的求亲啊,总得看看人怎么样,家里好不好相处吧?”
许棣说:“我这不是去打听回来了吗?我倒是觉得这个鲁明章,是个挺不错的对象呢。”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