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是都城,肯定是要发展的。
杭州城自古以来就很繁华,也要发展。
还有上海县,泉州港,广州港,包括天津港口,这些都是比较好发展,需要优先发展的地方。
靠海吃海,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朱吾适也没办法。
打游戏还知道先刷小怪再打大龙呢,朱吾适又不傻,他现在去发展偏远地区,他也没那个能力啊。
跟家人和朱元璋说了一声后,朱吾适再次踏上了杭州城之旅。
不实地看一下工程进度,他心里没谱儿。
万一搞出豆腐渣工程,一下大雨,西湖决堤,附近的百姓被淹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毕竟之前西湖边住的人并不多,西湖景区改造过后,周围将会成为人口聚集地,到时候再发大水,死的人肯定不会少的。
朱元璋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过来,身为皇帝,他事儿多得很,不可能总是跑来跑去的。
朱吾适的家人也没有跟着来。
女人们都有了自已的事业,孩子们已经进入应天府小学读书了。
朱吾适独自一人带着侍卫,骑着摩托车就出发了。
这次没人跟着,朱吾适中间只停下来吃饭尿尿,其他时间都在赶路,当天就到了杭州城。
朱吾适没有进城,也没有去西溪豪庭,他直接去了西湖景区改造工地。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工人们还在热火朝天地工作。
工地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朱吾适听着耳边时不时传来的干活儿时的吆喝声,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工人干活儿的积极性上,就能看出来建筑公司有没有克扣他们的工资,压榨他们的体力。
朱吾适明确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以及伙食。
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要整改,整改不好的,取消建筑资格。
把百姓当牛马的,百姓也会让他知道牛马的厉害。
杨广就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一上位就大搞工程,百姓们为了完成他的工程,累死无数。
最后的结果就是,隋朝两世而亡。
不管是哪个年代,不把百姓当人,迟早会被反噬。
百姓是允许特权阶级存在的,一直都允许,但是你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你有钱,可以,你花呗,让你的孩子花呗。
可你为啥要让你的草包孩子去担任重要的职位呢?
尤其是那种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位,例如医生。
医生是要救死扶伤的,你把他们安排过去干嘛呢?
百姓也许暂时无力抵抗,可时间长了,总归会反噬的。
朱吾适是个善于吸取教训的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甚至允许官员的儿子当官。
但是有一点,不能以祸害百姓为前提。
把盘子做大点儿,特权阶级吃肉,让百姓喝汤,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他妈不想着把蛋糕做大,光想着自已吃,甚至还要让百姓没得吃,百姓可不惯着你。
所以凡是朱吾适能管得到的地方,他都有要求,不能压榨百姓。
这也是为啥他朱吾适干什么成什么。
因为上下一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就说这个西湖改造计划,如果像杨广一样,抽调百姓过来,不拿工资光干活儿,还吃不饱,百姓能乐意就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