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者,穷理也;为道者,尽性也。性在物谓之理,则天下之理无不得,故曰“日益”。天下之理宜存之于无,故曰“日损”。穷理尽性,必至于复命,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者,复命也。然命不亟复也,必至于消之,复之,然后至于命,故曰:“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然无为也,亦未尝不为,故曰:“无为而无不为。”
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无心,故无思无为。虽然,无思也未尝不思,无为也未尝不为,以吉凶与民同患故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有求生以恶灭者,生之徒十有三是也;有求灭以恶生者,死之徒十有三是也;有生无异于死者,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是也。惟其不悟真灭、真生,是以不脱轮回,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惟善摄生者,则能无我;无我,则不害于物,而物亦不能害之矣。庄子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此三者,皆出于无我,故谓之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之中有冲气;冲气生于道,道者,天也。万物之所自生,故为天下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则得以返其本也,故曰复守其母也。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没者存之对,终者始之对。以事对门者,闭其门则事之不入可知矣。济其事,则门之不闭可知矣。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见小曰明”者,微而见之,则可谓之明;见于大,则不足以谓之明,故曰“见小曰明”。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也,故曰“守柔曰强”。“用光复归其明”者,盖光者明之用,明者光之体。言强,则知柔之为体;言明,则知光之为用。唯其能用其光,复归其根,则终身不至于有咎,而能密合常久之道。故曰:“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