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有所不知,这卜卦之道,其中玄机颇为微妙。时辰越晚,卦象越准;若太早进行,变数便会增多,越是临近行动末尾,其准确率才越高。”刘赫杰耐心地解释道,话语间带着几分神秘,仿佛在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
说着,刘赫杰便依照奇门遁甲之术,开始在车内推演起来。传说中,奇门遁甲最初有四千三百二十局,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减少至一千零八十局、七十二局,直至如今只剩下十八局。如今人们所谈及的奇门遁甲,便是这十八局,其依照九宫布局法,三奇六仪各居一宫,顺行布局为阳局或阳道,逆行布局则为阴遁或阴局。
《后汉书?方术传序》中注释云:“遁甲者,推六甲之阴而阴遁”。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甲自戊至癸推演为阳局,自癸逆推则为阴局。清纪大奎在《仕学备余》卷三“三元歌”中亦云:“六甲元号六仪名,三奇即是乙丙丁。阳遁顺仪奇逆布,阴通逆仪奇顺行。”故而,阳局乃是依戊、已、庚、辛、壬、癸、丁、丙、乙之序推演,阴局则恰恰相反。
三奇六仪居于九宫,九宫对应八方位,每一方位设一门,共计八门,分别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其中,开、生、休三门被视为吉门,若乙、丙、丁三奇恰好遇到这三个吉门,便可谓是得了“奇门”。
正因如此,奇门遁甲又被称作八门遁法。
九宫对应九星八卦,契合五行之数,故而有遁甲九神之说。
遁甲九神之中,天逢在坎,木神在斗,居破军星;天内在坤,水神在斗,居破军星;天冲在震,金神在斗,居破军星;天辅在巽,土神在斗,居武曲星;天禽在坤,火神在斗,居廉贞星;天心在乾,木神在斗,居文曲星;天柱在兑,水神在斗,居禄存星;天任在艮,金神在斗,居巨门星;天英在离,土神在斗,居贪狼星。
《五行大义?论诸神》记载,太古之时,北斗九星皆清晰可见,“中古道德稍衰,标星藏曜,故星之见者七焉”。北斗由九星演变为七星,实乃星体运行的自然结果,与人世变迁并无关联。
然而,为了契合九宫之数,人们依旧采用太古之说,将北斗九星与九宫一一对应起来:天逢一,水正之宫;天内二,土神之应宫;天冲三,木正之宫;天辅四,木神之应宫;天禽五,土正之宫;天心六,金神之应宫;天柱七,金正之宫;天任八,土神之应宫;天英九,火正之宫。将九宫同遁甲九神、九星、八卦、阴阳五行相对应,其目的在于推演阴遁和阳遁,探寻斗的加临之数,进而预测吉凶。
诸如明建文帝时期,四川岳池教谕程济精通遁甲之术,善于观测天象。一日,他见荧惑守心,经推演得知次年七月北方将有大火肆虐,且会侵犯京师,遂认为王气现于朔方,北方必将兵起,届时恐有弑君夺位之祸。
果不其然,次年燕王朱棣挥师南下,明惠帝朱允文仅仅在位四年,便被其叔父朱棣夺去了皇位。建文帝逃至襄阳后,行踪不慎被人发现,程济见状,赶忙设计助其逃出城去。程济说道:“今日甲午,明日乙末,门奇俱不利。只到后日丙申,门是生方,又正值丁奇到门,又遇天德,贵人在西矣,保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