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要面子的吗?对付个百济内乱,他们宁愿战死也不会向朝廷申请支援的。
如果朝廷能收到他们两个的奏表,那一定是他们出手平定了百济的叛乱,上表汇报一下平叛过程。
李泰自然也不在乎百济,他恨的是倭国,而且恨得毫无理由,倭国与大唐隔着大海,几乎没有什么来往。
倭国留给大唐人的印象就是海外有个小人国,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长得都很矮小,仅此而已。
李泰不一样,他从骨子里就讨厌倭国,心里一直存着要消灭他的念头,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收拾他。
一个是由于没什么来往,也找不着茬,再一个自己毕竟只是太子,还不敢任性得太明目张胆。
现在总算是能揪到一点跟他有牵连的地方了,他把百济的质子给放回来了,这就足以证明他干涉了大唐的内政,那么让他亡个国、灭个种的话,没毛病吧?
“倭国把扶余丰送回了百济,说明他们是支持扶余丰称王的,也就是支持百济叛离大唐的意思,此事若是置之不理,叫天下人如何看得起大唐?”
李泰不想在百济这两个字上纠缠个没完,他把矛头直指倭国,倭国已经踩到我们的红线了,你们有点想法没有?
“殿下未免有些偏激了,区区小事不值得小题大作。”马周站出来朝上一揖,说道:“倭国只不过是放回了一个百济质子而已,若无其他举动,倒也算不得什么。”
“此言差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李泰淡定地看了马周一眼,继续说道:“倭国既已露出了苗头,我们就该有所准备才是,至少也该出兵过去了解一下情况,难道眼看着他渐成气候不成?”
李泰话说得很温柔,问题是谁家好人了解情况派部队出去了解啊?大唐的
“殿下说的是,只是小小倭国不值得兴师动众。”马周不知道太子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就跟一个小小倭国过不去了?
他只好耐着性子,掰开了跟李泰细说:“我大唐与倭国有一海之隔,此番东征征调了许多大船,且待陛下凯旋之后,再作商议不迟。”
“这如何使得?”李泰可不想等,他张嘴说道:“我们若是坐视不理,他们万一与百济联合起来,恐怕会坏了我们的东征大计。”
以大唐现在掌握的信息来说,李泰这话说得毫无根据,百分之百都是他的猜测,他怀疑倭国会和百济结盟,进而与高句丽勾结,一共抵抗大唐,所以他就要出兵。
虽然是猜测,谁又敢说一定不会发生呢?倭国明显是跟百济达成了某种协议,百济有和高句丽联合之心又是事实。
不出兵自然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出兵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大唐没有大船,大船都去东征了,这时候想要去百济平叛也好,去攻打倭国也好,都缺船,没船这仗怎么打?
这时一人从容地站了出来,昂然地一抱拳,简洁地说道:“苏烈,请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