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通大将

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通大将(2 / 3)

陌刀的威力也十分惊人,史书称其“以刀旋转,当者皆为齑粉”。敌军骑兵面对陌刀,往往被一刀两断,四分五裂,因此战场上常见白刃双飞,红血星流的震撼场面,堪称战争中的人肉绞肉机。

李嗣业凭借非凡的身体素质,具备了战无不胜的天然优势。他身形如铁塔般壮硕,手握2米多长的陌刀步入战场,这种视觉震撼和威压感就足以令敌人心惊胆寒。

他勇猛无比的作战风格,也使他迅速在众多精锐中脱颖而出,成为安西陌刀队中最为杰出的人物。

然而,安史之乱后,史书上就没有关于陌刀战斗的记录了。李嗣业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位陌刀宗师级高手,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在隋唐历史中,由于演义的误导,说起猛将,常常就是李元霸、程咬金、秦琼等。其实唐朝还有许多猛将因为演义没有大力渲染而并不广为人知,而李嗣业正是被严重低估和埋没的一位。

韩非子曾说:“猛将必发于卒伍。”最初入伍参军的李嗣业也是从基层做起,并且颇受领导的欣赏。

每次上阵杀敌,他都常常担任先锋,一马当先,所向无敌。后来,李嗣业凭借多年累积的功绩升迁至中郎将,逐渐成长为中高级将领。

李嗣业初期最著名的战役当属协助大唐一代名将高仙芝攻打小勃律国。天宝六载(公元747年)3月,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奉命征讨小勃律。

李嗣业被任命为左陌刀队队长。当时,吐蕃10万军队驻扎在苏勒城,靠山临河,用木材修筑城寨来抵御唐军。

面对敌人的顽强抵抗,高仙芝对部下下了死命令,命李嗣业等人强攻,要求在中午之前必须打败敌人,否则全部斩首。

在这场战斗中,李嗣业独自一人手持大旗,从一处险要之处第一个登上敌人的城头,打开了突破口。中军紧随其后,吐蕃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此大败。

许多人跳下山崖摔死,投水溺死。此战唐军抓获小勃律国王、吐蕃公主等,连同拂菻、大食等72国都归顺唐朝。这一战也成为高仙芝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战,李嗣业也因功升任右卫将军。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8月,战无不胜的高仙芝遭遇了此生的滑铁卢。怛罗斯之战中,由于葛逻禄的突然叛变,与阿拉伯军夹击唐军,导致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败。

在唐军被迫撤退之时,退路被阻,李嗣业手持一根大棒,扫清道路,不仅救了高仙芝一命,也使得唐军免于全军覆没。战后,高仙芝向朝廷奏报李嗣业的功劳,朝廷升任他为右金吾卫大将军。

之后,李嗣业多次立功,官位不断提升,从基层最终一步步升为骠骑大将军,为武官最高阶。他的威名传遍天下,敌人将他称为“神童大将”。

在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李嗣业已经做到了和平年代的最高武将官位,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命李嗣业率军前来勤王。刚登基的唐肃宗李亨肩负着克复两京、平定天下的历史使命。

他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反攻长安的战役,但由于安史叛军战力异常强悍,唐军在这两次与叛军的交战中均遭惨败。然而长安不克,新军又如何稳固天子的位置?

显扬帝王之威?只得等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嗣业跟随广平王李俶前往收复长安,第三次收复长安的序幕就此拉开。

唐军至长安城南香积寺附近,与安史叛军中李归仁率领的10万叛军相遇。郭子仪当即布置军阵,以将军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和元帅李俶为中军,将军王思礼为后军,先后出击。

与此同时,武清回纥铁骑则潜伏在唐军方阵的侧后方,伺机发动致命一击。

在这场战役中,叛军李归仁率领轻骑首先出阵,叛军中最凶悍的叶护骑兵倾巢而出,唐军猝不及防,导致前线陷入混乱。

这种意外的败退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遏制,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整个大唐兵团将在骑兵的猛烈冲击下瞬间崩溃瓦解。

最新小说: 红楼之如画江山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柯学:混在蜡笔小新的假酒 夜玄周幼薇 剑修宗门里的箭修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盛唐华章 十代掌门 我以机缘觅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