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派来颁旨的军爷说,要咱们好好为薛东家庆贺,说秦薛两家立下大军功,怎么庆贺都不为过!”
“还要咱们学秦薛两家,说是咱们立下功劳的话,也能像薛家一样,获得陛下的封赏!”
“天爷啊,机会来了,我要去抓细作,我要立功,我也要改换门楣!”
一时间,不论是官贵子弟、富商、还是普通百姓,所有人都热血沸腾,叫嚷着要习武,要去抗敌立功。
热闹太过了,各衙门的人见状,生怕出事儿,急忙把情况汇报给自己衙门的大人们。
“阎大人,可要派人去喊话,说立功封赏没那么容易?如今实在是闹得太过了,再不降降火,恐会出事。”布政使司的班头过来问,对城内沸腾的热闹劲儿,很是担心。
阎大人脸色不变,可心里却对班头的蠢,生出不满来,只道一句:“不必,若是闹得太过,梁将军、古都指挥使、费知府会出手维护秩序。”
还轮不到布政使司出手干预?
且布政使司为何要干预?这之所以能闹得这么大,分明就是朝廷的故意为之。
而这种计谋也不算新鲜,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有的造神之策。
因着东漠可能要打过来的事儿,东北州很多富贵人家偷偷搬迁,这种人心不稳的时候,朝廷就必须捧出一个‘神’来,用他来稳住人心、用他来凝聚力量。
而目前看来,陛下选中的‘神’是薛追……起码目前抬到人前来的,是薛追。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神’,得继续看。
而他堂堂一州布政使,会来给个商贾贺喜,也正是因为陛下要捧薛追,所以才来给薛家做脸面。
梁将军得知首府城内的热闹太过后,又派出四队兵马去维护秩序,免得发生啥意外,让喜事成了歹事儿。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大鼓声越来越近,两刻钟后,护送圣旨的队伍终于来到薛家大门前。
薛孟两家人早就跪在大门前,见到那护送圣旨的高于地面三米的鎏金配华盖车辇,又见到披甲遮面的御林军后,浑身一凛,皆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皇威。
“魏民薛追率家眷,叩迎陛下圣旨,陛下万安,国朝万安!”薛东家按照府衙礼房的书吏所教,行了迎接圣旨的大礼。
这礼有点繁重,是手怎么结印,手举多高,怎么拜,拜几下,都有严格要求。
因此等薛家人行完大礼时,已经过去快半刻钟……真真是没特地学过的话,根本不会怎么行礼。
宣旨太监也在车辇上,对着存放圣旨的金铸架台,行了一整套繁复的礼仪后,双手取下圣旨,将圣旨高举过自己头顶,低头缓步下车辇。
御林军护在他身侧,保护圣旨。
“陛下圣旨到,见者跪迎!”太监一喊,在场所有人,包括文昌侯、梁将军都齐齐跪下:“微臣恭迎陛下圣旨!”
跪完后,又是一连套的祭拜,总之,折腾起码两刻钟,太监才宣读旨意:“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闻国朝东北州东州府薛氏子弟追……”
一堆夸薛东家智勇无双,堪为国朝楷模的话。
最后是特封薛东家为正五品的户部郎中,无须上京,只留在当地,为朝廷在当地开源;战时灾时,可御本地商家,可联合百姓制当地,为朝廷效力。
更可自由进出当地各大衙门,查看各大衙门账目,若当地衙门阻拦,视为抗旨!
圣旨一出,除了梁将军以外,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太好,尤其是古铖勇和阎大人,以及世家豪族驻守本地的老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