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详细情况得对照战功来分析,才能知道一些细节。
但他不能不深入分析,他还得应付一个高高在上的军事小白,不能毁了对方心里的形象。
整理了前些日子传来的情报,陈青兕带着战功入宫。
接见陈青兕的地方依旧在贞观殿。
贞观殿内除了李治,还是武皇后。
在这方面李治已经不装了,直接领着武皇后会见臣子。
可见固然武皇后身上有不少毛病,但李治对于武皇后的能力还是很倚仗的,小毛病可以忍受。
陈青兕先向李治行礼,随即冲武皇后微微一弯腰,便将她当作不存在了。
李治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陈青兕的欣赏,除了能力还有眼力见。他知道就陈青兕平素的表现多半是不喜欢武皇后涉政的,但对方能够不说,不给自己添堵,那就很好了。
陈青兕呈上了前线传来的捷报,说道:“陛下,大捷。苏邢公已于宣德石乃亥大破吐蕃,斩首三千五,将吐蕃贼子驱赶回了高原。”
李治脸上浮现了一抹笑意,只是一抹而已,这种击退三万兵马,取敌首级三千五的战绩,在这个时代,太稀松平常了,轻微颔首道:“苏爱卿果真未让朕失望。”
他招了招手,让内侍将战报传给他。
陈青兕见状也不知说什么,此时此刻唯有他知道,这一仗打得并不容易简单,完完全全就是苏定方能力的表现。
李治看着战报,眉头微皱,这写的是什么?
他已经让陈青兕的文笔宠坏了。
陈青兕的战报,那是他这种完全不懂军事的小白看了都能看的明白,有一股“原来如此”的感觉。
现在苏定方的战报,那就是什么玩意?
这东西,怎么看得懂?
除了知道赢了以外,怎么赢的,赢在什么地方,那是一窍不通。
李治道:“苏邢公这战报也写的太简洁了。”
身为皇帝,他自是不能说自己看不懂,只能婉转的表述,希望陈青兕能够给他解惑。
李治并不知道陈青兕自己都一头雾水,在他眼里陈青兕的军事是能够与李绩相提并论的,将会是大唐未来在军事方面的顶梁柱。
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此番能胜,陈青兕这位兵部尚书也是功臣。
如果不是他提前就预判了吐蕃会南下,派遣了苏定方坐镇鄯州,哪有现在的胜利?
陈青兕道:“臣觉得如此简洁也是情非得已,这种临阵派兵对决,胜负就在一瞬之间,看的是临场发挥,而不是谋划论钦陵乃吐蕃大将,其能力极其出色。而苏邢公更是如此,两人捉对厮杀,比的就是那一瞬间的成败”
他口干舌燥的用春秋说词介绍战局,说来说去,终归是一句苏定方牛皮。
李治也听懂了,赞道:“我朝有陈爱卿、苏爱卿,朕高枕无忧矣。”
李治听不懂,武皇后就更听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