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你就自己尝尝啊。”
“大老师原来从饮食上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气势了吗”
想到是一直省吃俭用的不死川买的,浅间还是吃完了。那些非烹饪系的社团,能有出来摆摊的勇气,做的东西味道确实不差。
浅间吃完午饭,电影才放到三分之一。
每逢二见和间岛出镜,四宫都会忍不住夸赞她们的演技。而每到浅间出镜,波奇都会抓住细节吐槽。
他没有和她们坐一起,而是沉默地站在教室最后方,抱臂看着电影。
投影的清晰度还好,双层窗帘的遮光效果不错,音响设备已经提前加强,剧情方面也没有令人反感的强行说教环节。
洗脑么
问了早上看过电影的大岛一郎、中村佑介、藤真真树、八坂旅十郎。他们的意见大多相同,多是正面的好评。问他们在自己说话时,有没有感觉异样,答案统一是感觉和恋爱咨询部聊天时差不多。
浅间判断,应该是这部偏文艺的恋爱电影,触发了情书制造机拥有文艺系技能及特性人物,好感度20、大老师在传授恋爱知识后,对传授对象好感25和指导员在传授指导知识时,传授对象好感10;小幅度增加说服几率;传授对象学习效率提高30这些技能。而在电影里面,浅间对于恋爱理解的集中输出,至少有4处。
也就是说,一个小时之内,观影者对浅间的好感度至少提升了35点,最多甚至可以一口气提升160点。
所以,论坛里关于爱上不存在的他能洗脑的说法,确实成立。
但是自己之前也有实名公布恋爱心得,为什么没有人说是洗脑、妖言惑众呢
他在心里思考着两者的区别。
一个是文本媒介,一个是视听影音媒介。
论坛公布的恋爱心得,大概3万字不到,很多话都是拿来主义的东西,浅间也注明了理论来源。
下载量虽然很高,但帖子中探讨心得内容的回复不多,估计大家都放进收藏文件夹吃灰去了。
爱上不存在的他这部电影自然不会注明台词里爱情理论的来源,所以听起来这些理论都是属于男主角浅间的。
同时,这些知识被台词稀释,被桥段演绎,看电影的人在理解剧情的同时,不知不觉吸取了电影里的恋爱知识。
经过初步分析比较,浅间得出了三个初步判断
首先,纯文本的恋爱心得的影响力,没有在论坛被广泛讨论的爱上不存在的他宣传片那么大,正如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的观众基数,远大于翻完原著的读者;
第二,亲口转述比文字记录,更生动,更粗暴,更能让受众对知识产生印象。
第三,恋爱心得属于读书笔记一样的东西,而爱上不存在的他却是一份文艺作品,它能吸引文艺系群体过来认准浅间静水,认领好感度20的buff。
一个和影之实力者完全迥异的成圣道路摆在了浅间静水的面前
我给世界上堂恋爱课
这样说,当一个恋爱博主,大量制造恋爱理论短视频,统治世界也不在话下
我真不想当什么显眼包啊
关键是,他连自己自成体系的恋爱理论都梳理不出来,所有的观点都是拾人牙慧,有什么资格给全世界上恋爱课呢
不当金牌讲师,当文艺系大导演,先天和粉丝深度绑定,好感度拉满后,自己比流量小生更有票房号召力
这种抛头露面的也不是浅间想要的人生。
电影放完,浅间打开了灯。
“大荧幕看这部电影,感觉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感觉挺不错的哦。”
波奇伸了一个懒腰,用吸管将芬达罐子吸的滋滋作响。
间岛左手握拳,摩挲着嘴唇,回答道,
“其实和电脑里看区别不算大,看不出什么洗脑的地方。”
绪方亚里香带着迟疑的表情,举起了手,
“那个确实能感受到大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听大老师的独白和情话,比如那句,爱情最美好的时候,并不是在说我爱你,我能感受到大老师的演技、声音仿佛都是在向我而来。”
“你们觉得呢”
“找不到什么心理暗示的地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