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奋进 > 第112章 殿试风波

第112章 殿试风波(2 / 4)

大康王朝皇帝赵正华一脸严肃地说道:“朕并非没有容人之量,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学之人,朕也是十分乐意包容他们的傲骨和傲气。不过,这个李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如此轻率行事,他到底把科举当成了什么?又将朝廷置于何地?朝廷的确急需各类人才,朕对此也心知肚明,但一切都需先把事情弄清楚才行。”

李奋听到宣召后,迅速来到皇帝陛李奋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千岁!”此刻,在场的户部和刑部官员纷纷恶狠狠地瞪了李奋一眼,但李奋却视若无睹,只是静静地跪在那里,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看着眼前的李奋,语气平静地说道:“你先起身说话吧。这里是你参加殿试时所写的文章,在场的几位大人有些问题要问题,你需如实回答,切不可闹出笑话来。”说完,便将手中的试卷递给了一旁的官员。

礼部尚书郭永安愤怒地说道:“好你个狂妄不羁、目无尊长的书生!本官乃堂堂礼部尚书郭永安,为官多年,见识过无数才华横溢之人,也主持科举多年,却从未见过如你这般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你胸无半点文墨,却将陛下亲自主持的殿试视同儿戏,简直是辜负了皇上的恩泽,更谈不上尽到为人臣子应有的礼数!那些圣贤书中的四书五经、礼仪春秋以及诸子百家的教诲,难道都被你抛诸脑后了不成?”

李奋缓缓站起身来,不卑不亢地回应道:“郭大人,您主持科举的确经验丰富,但您没见过像学生这样的人,并不能说明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学生并不知晓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我们所接收到的试题明确要求自由发挥,这正体现出吾皇陛下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陛下隆恩浩荡,而我认为,于当今世上,民以食为天,吃饭才是头等大事。因此,学生在殿试文章中仅写下‘吃饭最大’四字,难不成郭大人认为吃饭并非至关重要之事?或许大人您觉得这不重要,但百姓们若是吃不饱饭,又如何能安居乐业呢?”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郭大人却不应因意见相左而对学生发起攻势,如此行径实非堂堂朝廷大臣应有的气度。况且,不光是郭大人,在座的诸位大人,如果三餐不继,同样会面临饥肠辘辘之苦。因此,学生认为以饱腹为重,并无过错可言。诚然,在场的每位大人皆家资殷实、丰衣足食,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享用美食美馔、穿着锦衣华服,可谓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又怎能真正理解百姓的困苦呢?于诸位大人而言,饮食之事轻而易举,但对普通民众来说,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存需求。

此时,礼部尚书郭永安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盯着李奋,怒斥道:“你这竖子竟敢信口胡诌、大言不惭!不知从何处学得这般歪门邪道,竟在此处强词夺理、无理取闹!老夫亦是历经十年寒窗之苦才有今日。”

本官深深地知道,对于读书人来说,气节是最为重要的。首先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其次则是要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最后才能考虑如何造福百姓、惠泽苍生。怎么会像你所说的那样,把吃饭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呢?你这简直就是荒谬至极!要不是陛下宽宏大量、心怀仁慈,本官早就将你逐出京城了。

宰相宋元任说道:“你倒是长了一张巧嘴,能言善辩。即便如此,但事实终究是胜于雄辩的。也不能说你完全说错了,这里毕竟是殿试,陛下亲自驾临考场,一方面是想要考察一下天下士子们的真实才学水平,从中选拔出一些能够真正经世济民、有所作为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降下恩泽给天下的众多学子,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地读书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陛下的一番良苦用心。”

陛下在此处,看重的是各位考生所撰写的文章。从你写下的这四个字来看,可以看出你还是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的。不过,民间传闻说你是当朝的第一书圣,这恐怕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希望你不要被这些虚名所束缚,反而忽略了去体会皇上的深意和期望啊。

最新小说: 柯学:混在蜡笔小新的假酒 夜玄周幼薇 剑修宗门里的箭修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盛唐华章 十代掌门 我以机缘觅长生 诸天影视剧变 造物主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