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便是烧饼以及一些人死皮赖脸带着郭启林吃胖的。
要不然凭借一个人努力,不可能胖得那么快。
郭启林坐在另外一辆车上,见到他们转头以及收到短信说吃小吃去了,就清楚晚上的饭没吃过瘾,有两位前辈在,不可能不拘束。
干脆没管他们。
只要第二天十点钟起得来就行,到时候还要吃顿饭,吃完了才一起去看小剧场。
一晚上过去,来到第二天,一帮人再一次聚首并一起前去小剧场看看。
身边还跟着不少当地的媒体朋友。
这些媒体朋友是何老师、汪函请来的,不为什么,只为互相介绍一下,在当地做事,当地的媒体极其重要。
能照应和宣传一下。
这样才是真正的照顾,不是简单发个微薄认可就完了。
而他们在这边都已经开始宣传,郭得刚等人才开始确定场子,看来看去,夸了不少次小辫儿。
小辫儿的最终选择不错,比起过去有了很大进步。
“我看这里可以,周围有停车场和商场,人流量应该不低,往后小辫儿经营起来不发愁没人。”
剧场是一个翻新剧场,平时接的曲艺不少,他们承包的话,以后就单单变成德芸社的。
于是二话不说开始走合同方面的流程,合同轻车熟路,仅仅一天便签约好。
见字签下。
张芸雷高兴无比,这下和自己的想法越来越近。
在燕京不好混,有郭启林,往后在这边还能不好混
颇有一副另起兵的架式。
相信自己的人气迟早有一天能重新回来。
只是在签下合同出去坐车吃饭的那一刻,微薄上面出现了一些动静。
【汇林社再有新动向,欲在湖喃成立分社】
【何老师、汪函助阵汇林社,现场谈笑风生】
【汇林社湖喃分社已经进入装修阶段,当地粉丝集体围观】
消息传出来。
坐在车上的几个人傻了。
大脑一个接着一个的空白。
太巧了,巧得不得了,他们在这边成立分社,怎么汇林社也过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德芸社出了内奸。
关键不可能。
建立分社的事情,主要他们三个人知道,其他徒弟都不太知道具体动向。
眨了眨眼睛,在车上第一个动作的是王慧,认认真真打看了一下新闻。
发现果真如此。
他们是要在这边成立,不是谣言,并且都已经开始装修。
看样子早已经承包下来。
郭得刚这时候表情一变,内心苦笑,看来大林的头脑很明了,明白各地开分社的好处,只是运气太好,两方人撞在一块儿。
而且这一刻才明白何老师、汪函老师昨天干嘛推饭局,感情今天在这边帮他们宣传汇林社的分社。
没有那么让人尴尬的。
两位居然先照顾这样一个年轻人,而不是他。
他自认为凭借交情应该会不错。
结果比不上自己大儿子。
有点讽刺。
“怎么办难不成换一个城市汇林社人气比较旺,大概率小辫儿干不过。”王慧替表弟考虑。
“换什么合同都签约了。再说湖喃这边不能放弃,迟早要开,就这样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