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没有赚头谁愿意蹚浑水。
相比之前海清老师的答应太有对比了,人家放弃的东西不是一点半点。但也不能怪他们,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不赚钱谁愿意折腾。
“算了,不用找了。”
电话结束。
郭启林不再对男演员的事情抱有希望,果不其然第二天师父给他打来电话告诉的结果一样。
没有一位愿意,纷纷婉拒。
不过他们一开始听见是郭启林拍戏很愿意过来,哪怕零片酬都行,他这边的人脉好很多,奈何知道剧本的格调,大概率觉得不能上映。
犹豫了一晚上才不得不和于老师打电话婉拒。
实在没那种勇气。
“我知道了师父,很正常。男演员我干脆用素人算了,到村子里再挑选。”
“我跟你一块儿。”
“不用,您歇着吧,我和剧组过去就成。”
时间一晃。
来到三月底。
家里给小丫头过了一个生日,郭启林便带着成立好的剧组准备前往电影取景的地方。
一行人先去到甘肃张掖,又坐两个小时车到高台,高台镇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转去墙子村。
到了地方,所有人心头一震。
如今天气依旧干冷,吹得人直打颤,衣服再厚也抵挡凉风和寒意。
而且村落尤其的破败,几乎统一的黄色土墙,很难让人看到希望。
但这正是华夏无数村落的缩影。
繁华的大都市,无非人们自己麻醉自己的地方。
这一刻郭启林更加觉得自己幸好答应了剧本的拍摄,好多东西别人不敢揭露,他来揭露吧。
因为这才是华夏普通人的常态。
并非什么专家说的华夏人均数十万的存款。
真正的农村人,可能一年到头种植的农作物纯收入不到三四千元。
抵不上一个小县城一个月赚的。
“苦都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郭启林再一次感慨编剧写的这一句台词。
而正是伴随他们大批人马的到来,村子里陆陆续续出来人看稀奇。
不一会儿,路边围了三四十位。
“就是这吗”海清瞧见村落,心里的落差到达了极点,她身为明星此刻身上的穿着光鲜亮丽,凸显了她的漂亮,哪怕她已经四十多岁。
而围观的路人四十多岁的人并不少,可脸上的皱纹和肤色跟脚下的土地一般。
“是这里错不了,这是我老家。”编剧说一声。
“……”
海青一时沉默,看到的刹那太想走了,可凭借对剧本的喜欢还有演员本职的尊敬,必须要求自己留下来。
只再问了一句。
“今天住在哪”
“已经安排了,住在我小姨家。”
编剧开口,一行人拖着行李,一步步沿着土路前行。
到了小姨家,迎接他们的是一位系着围裙的中年妇女,仿佛知道他们来,一直在家里准备做饭。
海青稍微打看了一下,这个家算是在村子里比较好的,有塑钢门窗,家里摆放设施也较多,但没有暖气。
外面风刮着,里面没有风,却还是显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