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和孙策等人在乌程安营扎寨,进行了一番精心的休整。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士兵们恢复体力,更是有着深远的考量——他们要让乌程县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充分发酵。让百姓们知晓,新的势力到来后,生活不会陷入混乱,而是充满安定的希望;让士族和世家大族明白,投降并不会带来灾祸,武力冲突绝非他们的选择。
在这三四天里,乌程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城中的百姓逐渐放下戒心,看到士兵们帮着修缮房屋、恢复市集,脸上的恐惧慢慢被安心取代。而那些世家大族,也在暗中观察着,他们派出眼线,四处打听消息,试图摸清孙策和马超的真实意图。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消息如涟漪般扩散开来。不仅接下来要进军的故郡县得知了详情,就连之前王朗的治所阳羡郡,以及更远处的云阳县、毗陵郡,乃至剩下的郡县都有耳闻。世家大族之间盘根错节,关系错综复杂,消息在他们的人脉网络中迅速传递。
三四日的休整结束,士兵们养精蓄锐,士气高涨。孙策和马超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朝着故郡县进发。车轮滚滚,马蹄声声,扬起一路尘土,他们即将奔赴下一场征程。
在之前连番的征战中,王朗为了巩固防线、抵御外敌,将治下各郡县的兵力反复压缩抽调。如今,他余下郡县的兵力已然十分薄弱。就拿即将抵达的故郡县来说,此前王朗甚至都有将此地割据给孙策的打算,这里的守军早没了抵抗的心思,一心只盼着能寻条出路,早早做好了归降的准备,只等马超等人率军前来。
当马超、孙策的大军威风凛凛地开到故郡县的城下时,一切都如预想般顺利。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大军压境,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打开城门,乖乖投降,整个过程顺理成章,几乎没有费一兵一卒。
然而,消息发酵带来的影响好坏参半。马超等人怎么也没料到,陈登率领的三万徐州援军在云阳县得知了前线的情况。听闻徐州军大败,王朗被俘,原本要支援的城池竟兵不血刃地被收复,而徐州二公子生死未卜,陈登心急如焚。他深知局势危急,一旦孙策等人彻底平定吴郡,势力必将大增,这对徐州而言是巨大的威胁。
心急如焚的陈登来不及多想,当即率领大军转向,风驰电掣般朝着阳羡县奔去。一路上,马蹄声急,尘土飞扬,徐州军士兵们神色凝重,气氛紧张压抑。陈登坐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扭转这不利的局面,挽回徐州的颜面与利益,一场新的交锋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陈登心急如焚,率领着三万徐州援军马不停蹄地赶到阳羡郡。远远望去,阳羡郡的城墙高大巍峨,在日光下投下厚重的阴影,城墙上的士兵们手持兵器,神情戒备,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陈登催马向前,来到城门前,仰头大声喊道:“我乃徐州陈登,奉主公之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军情紧急,速速开门!”他的声音在城门前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