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落音,蔡中便跨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末将愿率一支精兵,直捣孙策老巢,把黄将军和蒯先生救回来,顺便夺回豫章!”
刘表还未作答,庞山民便摇头反驳:“不可不可,孙策既然敢如此行事,必然有所防备。如今我方宛城战事未平,若贸然抽调兵力强攻豫章,只怕非但救不出人,还会损兵折将,让我方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却始终没有一个能让刘表满意的万全之策。刘表听得心烦意乱,眉头越皱越紧,猛地一拍桌子:“都别吵了!难道我麾下这么多人,就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办法?”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蒯越缓缓开口:“主公,依我之见,不妨先派使者前往孙策营帐谈判。一来拖延时间,为我们暗中调兵遣将争取机会;二来探探孙策的虚实和他的底线,看是否能以其他条件换回黄祖和蒯良。”
刘表沉思片刻,微微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这使者人选可得慎重考虑,谁能担此重任?”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突然,一个年轻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主公,我愿前往。”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刚刚崭露头角的伊籍……
议事厅内,刘表满脸忧虑地看向主动请缨的伊籍,眉头紧锁,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伊籍,此次前往孙策阵营谈判,事关重大,你可有把握?究竟打算如何应对?”
伊籍上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自信从容,有条不紊地说道:“主公放心。此番前去,我会先对孙策表达敬重,肯定他在江东的实力与威望,以此缓和气氛。谈及黄祖将军和蒯良先生,我会晓之以理,强调荆州与江东和平共处的益处,避免战事对双方百姓的伤害。接着动之以情,说明黄祖和蒯良对荆州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平日对百姓的功绩,唤起孙策的恻隐之心。最后再许以重利,比如献上粮草千担、良驹百匹,满足他扩充实力的需求。”
刘表听着伊籍的对答,神色渐渐舒缓,不住点头,但仍不放心地叮嘱道:“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要保证黄祖与蒯良安全归来,他们二人对我荆州极为重要,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伊籍单膝跪地,郑重领命:“主公嘱托,伊籍铭记于心,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望。”说罢,他起身,带着坚定的信念与使命,大步迈出议事厅,踏上前往豫章郡的谈判之路。
在荆州内部,世家大族的态度如巨石横亘,让刘表倍感掣肘。黄家和蒯家频繁施压,言辞间满是对黄祖和蒯良的维护,甚至隐隐有威胁之意,若刘表对二人处罚过重,他们便会在荆州事务上暗中作梗。与此同时,宛城战事仍胶着难解,胜负未分,荆州的兵力与精力大量被牵扯在那里,根本无力再开辟与孙策的新战场。
权衡利弊之下,刘表只能无奈下令,将荆州大军陈兵边境。一方面,他寄希望于通过军事威慑,让孙策有所忌惮,不敢轻易进犯荆州;另一方面,也能在黄祖和蒯良归来时,提供及时的支援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