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笑道:“原来如此!”
朱元璋淡淡道:“老十自幼锦衣玉食,不知道生活艰难,更不会知道咱大明开国之时,四面皆敌,百废俱兴,筚路蓝缕!
不是咱想用卫所制,而是咱不得不用卫所制!
否则,开国初年,北方有元惠宗,西南有元梁王,东北有纳哈出!哪一方不是拥兵几十万?
再加上四川尚有明玉珍没有平定!
国内更是人心浮动,哪里不需要大军弹压?
可是那时候,无论南北,都因为战火被打的百业萧条,连扬州城都只剩下了二十七户!百姓易子而食!
朝廷初建,又哪儿来的钱粮养兵呢?
如果不用卫所制,让这些军士自食其力,我大明,又岂能拥兵百万,南征北战,直到今日!
朱檀那小子竟然看不上咱的兵拿起锄头种田,放下锄头打仗!
?¢o
哼!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回忆了一下过往,又生气道:“老十以为,让军士们心无旁骛,就能养出好兵来了?他以为,军士们拿着俸禄,又好吃好喝,就能打仗厉害?
屁!
真正的好兵,都是在生死之间练出来的!
卫所兵怎么了?
拉着上几次战场,活下来的都是天下精锐!
他老十养的少爷兵哪怕花费重金,到时候也得被打的满地找牙!
哼!
等着瞧!
北伐之前,咱非要找支强军出来,狠狠教训一下他养的这些少爷兵!
真以为募兵制就比卫所制厉害么?
弱宋便是募兵制!
养出来的军队一个个全是酒囊饭袋!
最终酿成了靖康之耻!
现在老十这么做,非败不可!”
朱标听到这里,忍不住微微一笑。
其实,父皇还是在计较十弟竟然将鲁王藩地的卫所制改没了!
而这卫所制,又是父皇的得意之作!
也难怪他耿耿于怀了。
忽然。
陈老太监走近前来,有些惶恐道:“陛下去兖州给鲁王殿下传旨的奴婢回来了,他他有事向陛下禀告!”
朱元璋眉头微皱。
“区区阉宦,有什么事情要跟咱禀报!你手下的人越来越没规矩了!
宣他来吧!
咱倒要听听,他要禀告什么东西!”
朱元璋对太监向来没什么好感,所以太监在洪武一朝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更是地位卑下至极。
陈老太监有些惶恐道:“是!”
很快。
那传旨太监走进殿来,跪倒在地。
“奴婢万死!陛下恕罪!”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道:“你若是再废话,咱便斩了你!快说,到底要禀告什么东西?”
传旨太监跪在地上惶恐道:“陛下!鲁王殿下接了圣旨后他他说,陛下当初已将青州和兖州的军权交给他了,所以要怎么改是他的事情!他要抗旨不遵!鲁王卫决不能按陛下的意思来!”
说着。
传旨太监疯狂磕头道:“陛下!非是奴婢离间天家父子!
实在是鲁王殿下说了,让奴婢必须将这些话带到,否则,他便奏请陛下斩了奴婢陛下恕罪!”
朱元璋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了半晌。
抗旨不遵
抗旨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