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低,但坏处也显而易见。
草原狼是养不熟的,一味对这些草原政权施加仁政,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在史书上,更是要落得千古骂名。
朱标皱眉想着如今大明的情况。
草原上可以说已经没有任何敌手了。
虽然还有不少部落活跃在草原上。
但如今,估计轻轻一招抚,就都会老老实实投入大明的怀抱。
这样的情况下,在历史上。
向来都是册封一番,让他们继续安安稳稳过日子的。
朱标想到这里,心中顿时有了打算。
他对朱元璋道:“父皇,儿臣以为,现今之计,当以宽厚为主,以礼待之,对蒙古诸部落,如朵颜、福余、泰宁等部落,可封为卫所。
封赏这些蒙古大部族,许其朝贡,改善其生计。如此,草原之民心可得,亦能使边疆安宁。
我大明虽强,但草原之事,往往烦扰不绝。是以,不可不深思熟虑!”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不枉自己要求朱标多年观政,他对于草原上的情形还是相对熟知的。
起码这些没怎么受损的大部落,他还一清二楚。
朱标继续道:“不独是赐以爵位土地,更应当在草原之上播撒仁政,使之知我大明之恩泽!
不过,从以往诸多王朝与草原往来的情况来看,皆有教训在前!
这些草原部落并非是一味施以仁政就能安份守己的,所以我们虽然仁至义尽,但也须防备未然!
儿臣以为,等草原上局势稳固之后,应当施行分化之策,防止某一部族势大成患。
如发现有部落势力过大,便可以结盟其它小部落,共同制衡,以维我边疆之平衡。”
说着。
朱标笑道:“简单来说,就是谁强便打谁!”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接着说。”
朱标稍作思索,又道:“父皇,除了封赏和抑制之外,对这些草原部落的防御亦不可忽视。
自古以来,长城便是疆域之屏障,历代修筑,皆有其不凡之用。
儿臣以为,除了继续修筑长城,还需在边疆操练精兵,建立一支能随时出征,制敌机先的骑兵队伍,此乃远图!
这支精兵,是必须要时刻保持战力的!”
说完。
朱标总结道:“父皇,依儿臣看,这草原虽然平静,却如池水之下的蛟龙,时刻可能翻江倒海。
所以,儿臣建议,除了礼政并举,赏罚分明之外,还要增强边防,以稳定天下。
我们必须确保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都感受到来自大明的仁德与威慑,方能真正的稳定边疆,免得未来生变!”
朱元璋闻言,频频点头。
朱檀听到,也是一阵微笑。
老实说。
朱标这一番政策,其实就跟后世大明制衡草原的政策差不多。
如朱棣时期,就是对瓦剌和鞑靼,拉一个打一个。
谁强便打谁!
而后面,张居正做首辅的时候,便主持九边筑城,有效防御草原骑兵。
同时,后面干脆将首都都搬到北平去了。
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景象。
说白了,就是将增强对蒙古的防卫力量,提升到了极致。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