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哦?怎么个从长计议法?”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道。
汤和顿了顿,说道:
“皇上,此次出征东瀛,乃鲁王殿下领兵,如今大捷,这议和的条件,自然也要问问鲁王殿下的意思才是。”
汤和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反对议和,又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远在东瀛的朱檀。
朱元璋闻言,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汤和说得有理,此事就先这样吧,退朝!”
……
御书房内,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地图,眉头紧锁。
“皇上,您还在为倭寇的事烦心?”
“嗯,你说说,老十他会怎么想?”朱元璋问道。
“依老奴看,鲁王殿下宅心仁厚,说不定真会答应倭寇的请求。”
“哼,宅心仁厚?他要是真那么好说话,就不会在应天府的时候,把那几个贪官污吏整治得死去活来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传朕旨意,命人八百里加急,将倭寇的条件送往东瀛,让标儿自己看着办!”
“是,皇上!”
……
东瀛,博多港。
朱檀站在海边,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快步走了过来,向朱檀禀报道:“殿下,京城来信!”
朱檀接过信件,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怎么了,殿下?”蓝玉见朱檀脸色有异,连忙问道。
“你自己看吧……”朱檀将信件递给了蓝玉。
蓝玉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了一遍,顿时勃然大怒,猛地将信件扔在地上,怒吼道:
“这群狗娘养的倭寇,居然还敢提条件!殿下,末将这就带兵杀回去,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朱檀脸上却不见怒色,反而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他从蓝玉手中接过那信纸,慢条斯理地抚平,一边说道:
“蓝玉,你呀,还是太冲动了。”
“殿下!这口气,咱们咽得下去?”蓝玉浓眉倒竖,瓮声瓮气道。
“谁说要咽下这口气了?”朱檀嘴角一勾,露出一丝冷冽的笑容,“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打下这东瀛,岂能被区区几句软话就哄骗回去?”
他说着,将那封信一把拍在桌上,冷笑道:
“这九条政孝,还真当我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了,想用这种拙劣的伎俩来拖延时间,痴心妄想!”
“那殿下的意思是……”
蓝玉虽然性子急躁,但并非愚钝之人,听到朱檀这番话,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
朱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波澜壮阔的大海,沉声道:
“倭寇狡诈,反复无常,今日能卑躬屈膝,明日便能卷土重来,与其留下后患,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