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朝会就此展开。根基不稳,根基不稳。
所有的事情,都在缓缓的发生着。
朝臣们与朱由检相谈甚欢,吃吃喝喝。
周皇后正陪着皇帝饮酒,朱唇轻启,说的都是大明朝政。
越谈越深,
朱由检让王承恩送来了一支笔,然后提笔提笔,将一系列的变革事宜都记录了下来。
第一,在观念上,要慢慢地打破旧有的观念。首先提倡性别平等,提倡世界大同,提倡创业,提倡科学研究,提倡思想开明!
第二,就是在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我们要继续完善并落实内阁体制。内阁大臣的人选,已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而可以通过大臣推荐和投票来选出。而内阁的最高长官,则是由文武百官推举出来的。对此,朱由检是参照以往的君主政体所作的。既要约束皇帝,又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不能让朝政变得更加混乱。
第三条,在政策上,保持中央集权,但对官吏的评价,却要更加的严格。在规定的时间里,公务员没有通过考试,就会被开除。
第四条是关于田赋的变革。朱由检和朱檀都很清楚,土地制度的变革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威胁,很有可能会引起那些大领主的不满。所以,从宋朝到范仲淹,再到明代的海瑞,再到后来的许多改革家,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其他的改革家,都会牵扯到这一点。
它是一切变革的中心,也常常是它的失误之处、关键之处。
朱檀狠了狠心,将这些田地全部收归国家,让他们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同时也让他们逐渐恢复了对土地的控制权。采用一种逐步回收的办法,就是五年之内,每个人都要把土地的所有权归还给政府,然后再进行一次分配!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更多的措施来推广自己的教育,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朱檀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教育理念。
……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由检带着群臣,在紫禁城中,在丹室外,不知道召开了多少场会议。
朱由检等人没有休息,继续开会,朱由检一回来,朱由检就把朝议会的名字改成了开会。
开会!
过了些日子,群臣们才知道,朱由检是个多么勤奋的人。
第一日,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吃饭,一直聊到深夜,朱由检终于让他们回家了。朱由检还特意让人随行,以确保他们的安危。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就被紧急唤醒,等到天亮的时候,众人在太和殿集合。
第二日,朝堂之上,朱由检开始详细的询问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在朝堂上的各种事务。
对于朱由检的问题,大臣们都没有办法一一作答,偶尔朱由检脸色一变,脸色一变,然后再问,依旧没有人能说出答案,于是朱由检将他们全部革职,并且自创了一个名词,叫暂停审查。
虽然议事厅内发生的一切,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员,他们大部分都是从政十多年的老油条,当然,他们也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朱由检又问了几个问题,说皇帝陛下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如果皇帝执意追问,他也会一笑置之。
如果是在议事之中,这些老人还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周旋一二,而朱由检则在议事之余,让锦衣卫的人去查一查。这一次的研究,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朱由检的身上,因为他的目光一直盯着他们。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议事进行到一半,朱由检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而此时,那些侍卫却突然出现,将他们全部抓了起来。
而朱由检则是一脸笑容地站在那里。
周延儒对朱由检赞不绝口,觉得很有趣,觉得很有趣。
总而言之,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再也没有人认为朱由检懈怠了,反而成为了一位勤奋得让人害怕的皇帝。(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