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听着就深吸一口气。
在苏曜的规划中,这新洛阳城的规模恐将超过二十万亩的占地。
其北抵邙山脚下,南跨伊洛两河,西接涧水,东至七里涧,规模之大,远超历代都城,如今的洛阳城在其面前不过撮饵罢了,整个旧城都将变成皇城。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份蓝图上,苏曜还设计了几个超高建筑,乃至一份具体规划了供水系统——引谷水入城,在城中开凿数条人工河道,既解决供水问题,又可作运输之用。
“殿下此议.”荀彧声音微颤,“恐需动用百万民夫,耗资亿万啊!”
苏曜哈哈大笑:“你们不是已经让西域开发公司来承建了嘛那就正好。“
说着,苏曜又指着这份简易的图纸解释:
“咱们这套工程可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先扩建外郭城和主要衙署,第二期再把如今洛阳城中的民用功能有序迁徙。”
“至于工程款项,你们不是已经让西域开发公司承建了吗城郭和官府建筑就交给他们,不够的话就发“建设债券”,以未来收入作保。”
“至于内城中的工程咱们还可以再引入其他资本,采用开发权招标。让各世家商贾竞标某坊的开发权,建成后给他们一定年份的税收权归开发者所有。”
“这”
荀彧听得一愣一愣的,咽了口口水说:
“殿下此策,实在是前所未闻啊!”荀彧惊叹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仔细端详着苏曜绘制的图纸,手指轻轻描摹着那些交错的线条,“如此一来,不仅朝廷省去了大笔开支,还能让民间资本为我所用,实在是妙计!”
“只不过大量引入民间人士参与朝廷工程,若是他们偷工减料.”
“文若无须担心。”苏曜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对于这些工程,自然要由工部监督,设‘工程监督司’,由朝廷主导,民间也可派人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公开账目,让所有人都能看到钱在了哪里。”
荀彧连连点头:“殿下深谋远虑,如此一来,既能防止贪腐,又能取信于民。只是……”
他略一迟疑:“如此庞大的工程,恐怕将动用百万民夫,耗时数年才能完成。”
“光靠民间资本是否足够而且漫长的工期又是否出现什么变故大批调动民力也恐将耽误农时”
这确实。
之前朝廷的扩建计划已经算是不小,但即便如此也需动员十数万民夫。
而如今这个规划,一看就是百万以上的民力,虽然苏曜通过分包,但恐怕也很难全部都分包出去。
要知道,当年朱元璋修南京,其28万民工修了整整28年才完成竣工,以如今大汉的建筑工艺,耗时只会更长,故而必须靠动员更多的人去赶工期。
不过对此苏曜也早有准备。
接着,他就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两套方子,分别是.
“水泥和混凝土”
荀彧疑惑地接过这两份方子,只见上面详细记载着一种名为“水泥“的粉末制作方法,以及用水泥、砂石混合而成的“混凝土“配方。
“殿下,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