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好好休息吧,早朝朕自会处理。”
红儿恭敬地福身应是,轻手轻脚地退后。
万年望着床榻上熟睡的苏曜,眼中满是柔情,她伸手为他掖了掖被角方才转身离去,与红儿一起上朝。
这一幕看得寝殿内的其他宫女们眼中羡慕不已。
这些帝王的身边人最是清楚,与民间那些嚼舌根之辈的傀儡天子传闻不同,得益于如今三省六部的设计,还有唐王甩手掌柜的作风,他们服侍的女帝乃是名副其实的实权皇帝。
四年的亲政下来,她早已不再是初登大宝时那个战战兢兢的小女孩,而是成长为一位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君主。
这为万年赢得了许多大臣的认可,也是如今那么多大臣恐惧苏曜的原因。
没错,他们不单纯是为了政治投机,而是有很多人已发自内心的承认了万年这位女帝,他们不愿看到这样一位明君成为傀儡,更不愿看到大汉江山社稷就这样被毁灭。
对此,万年心中其实还是颇为感动的。
但是,为了江山的稳定,她也不能放任流言继续再传播,让朝堂上人心惶惶,破坏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必须在事情不可收拾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乎,在告别了苏曜后,万年换上了一副从未在苏曜面前展露过的威严神色,开始了今日的大朝会。
“皇帝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万年女帝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赤色龙袍,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步登上金銮殿。
殿中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侧,见她到来,齐齐跪拜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朝议上,众臣先是就最近京师最近扩建的事情进行了汇报讨论,然后是各地工程,还有南方剿匪等等。
时间一点点过去,渐渐的,日常的政事讨论基本结束,话题也终于转向了唐王凯旋的事宜。
“唐王怎么还没来”
“不会今天他又不来了吧”
有大臣们窃窃私语。
苏曜虽然身为大将军领平章政事,总摄军政大权,但上朝这件事却历来随性,一个月也难见几次。
大臣们本以为这次他带兵凯旋,总该露个脸表表态,却不了人又没见。
这一下,让很多准备了半年多时间,趁机发难,痛斥苏曜在在外专权行事,滥杀官吏,私封王侯,擅纳公主等罪状的御史们大失所望。
眼瞅着朝议的重心转向西域问题,大将军的论功行赏再次被提上议程,他们立刻调整了策略,开始上奏弹劾。
“陛下,臣有本奏!”
御史中丞王朗出列,手持笏板,朗声奏说:
“臣闻唐王此次西征,虽立下赫赫战功,然其行事多有僭越之处。擅自册封乌孙王族,私纳敌国公主,更在军中设立‘西域都护府’,未经朝廷许可便委任官员。此等行径,实乃目无君上,臣请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不少大臣面面相觑,没想到王朗竟敢如此直言不讳。
万年女帝端坐龙椅,面色如常,只是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王爱卿此言差矣。唐王出征前,朕曾授予其‘便宜行事’之权。西域距京万里之遥,若事事请示,岂不贻误战机”
王朗却不依不饶:“陛下,即便有‘便宜行事’之权,也当有所节制。唐王如今功高震主,威加海内,其更该恪守臣礼,谨言慎行,而非借着陛下给他的权力如此肆意妄为!”
“臣听闻西征军中只认唐王,不认天子,四夷诸胡更多称其为天将军,大单于,尊荣犹在我大汉天子之上,此乃大不敬之罪也!”
王朗的话如同一记惊雷,在朝堂上炸响,掀起轩然大波。不少大臣都面露惊色,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
而仿佛是对王朗的呼应,在他之后又有数名御史出列附议。一时间,朝堂上弹劾唐王的声音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一个小太监则见势不对,悄悄立场,飞也似的向后宫跑去报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