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唐婉如往常一样先处理家中庶务。
处理妥当后,便吩咐丁力备车去州府。
马车没有先前往问事铺或者胭脂铺,而是直接驶向了位于繁华街市的于家酒肆。
还没到跟前,便已能看到酒肆门口比往日热闹几分。
走近一看,只见门口显眼处摆着一个新招牌,上书几个大字:“于家新酿·玉冰烧”,
店里整齐地摆放着几种不同规格的酒坛,从半斤装的小坛到十斤装的大坛皆有,显然是考虑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不时有顾客进出,其中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采买模样的仆人,指着那新酒“玉冰烧”要上一两坛。
伙计们忙而不乱,收钱、取货、介绍,显得十分熟稔。
唐婉混在人群中看了一会儿,心中颇为满意。
于家办事果然稳妥,这铺货和宣传都做得像模像样。
她自己也走上前去,对伙计道:“这‘玉冰烧’,给我来三坛三斤装的。”
伙计见是一位气质不凡的小公子,连忙热情地应下,手脚麻利地将三坛酒包扎妥当。
唐婉付了钱,让跟在身后的丁力将酒搬上马车。
她打算留一坛给父亲慢慢品尝,另外两坛正好兑现昨日承诺,给谭世伯送去。
买完酒,唐婉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让丁力驾车转道去了于家酒坊。
到了酒坊门口,已经有人去通知于家大公子。
于大公子听闻唐婉亲自来了,连忙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笑容,打招呼道::“大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于公子不必客气,”唐婉笑道,“方才我去酒肆看了看,新酒售卖情况似乎不错。”
“托大师的福!”于家大公子笑容更盛,“上市几日,反响极好!不少老主顾都夸这酒味道醇厚,回头客很多!正要找机会和大师汇报情况呢!”
虽然开始对这酒的预期就很高,但是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还是有些担心。
好在上市这几日的反响不错,心里也踏实不少。
要说这酒成本倒是不比原来高,毕竟现在的高粱大师也说按市场价,所以这新酿的成本和原本的烈酒大差不差的。
于大公子把唐婉迎进酒坊,一进坊内,一股浓郁而复杂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于大公子一边引路,一边兴致勃勃地说道:“大师来得正好,新一批‘玉冰烧’正在蒸粮,您正好可以瞧瞧。”
他引着唐婉穿过前堂,走向后方宽敞的酿造区域。
只见偌大的工坊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